第10版:走亲访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广告位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8年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亲访友话礼仪
文/晚报首席记者 蒋友胜 图/晚报记者 鲁 超    来源:商丘报业网—京九晚报
  欢喜过年
  走亲访友

  君子还钱不过节

  中国有在春节前偿还欠账的风俗礼仪。这个礼仪据说源于明朝一个死要面子的书生。该书生生活清贫,一年春节前,天气寒冷,书生冻饿难耐。书生一个朋友欠着他几十文钱,书生碍于面子,几次找到朋友,却张不开口。这一次,书生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根竹竿来到朋友家中,举刀将竹竿砍成数段,但每一个截痕都紧挨竹节,却不越过竹节。书生的朋友顿悟,再不还书生钱,书生就过不去“节”了。

  临近春节,讲究礼仪的君子,都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是不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借过别人的钱、欠了某公司的账?如果能还,即使是自己清贫一点过春节,也应想方设法把钱还了。如果确实因经济所限不能还,也要登门或打个电话给对方说一声,寻求对方的谅解。

  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欠钱的是大爷、讨账的是孙子”的不良现象。找人讨账,你要忍受白眼、听着呵斥,还要给对方点头哈腰地说着好话。即便如此,你的钱也不一定能讨得回来。近几天,记者就接到多起企业员工向企业讨要押金的情况反映,那企业老板牛得用方块字已经形容不出来了,完全是一副“我欠你钱天经地义,你过不了年那是活该”的嘴脸。

  该过节了,我们希望欠账户多做君子,别做破坏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小人。更希望劳动和保障部门加大执法力度,让那些恶意欠账的“老赖”过不好节。

  拜年礼仪变化多

  小朋友们要注意了,过年了,很多小朋友会得到长辈发给的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以前,压岁钱有两种给法,一种是在晚辈拜年时当众赏给;另一种是在除夕夜,当孩子睡着时,家长偷偷地把钱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放在枕头底下的做法几乎已经淘汰了。

  压岁钱有的用红包包着,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红纸象征好运。因此,小朋友们在得到红包时,最好不要在长辈面前当众打开,那是不礼貌的做法。也有很多长辈,直接将钱递给晚辈,并不用红包包裹。小朋友们,收到压岁钱后,可别忘说声“谢谢”。

  在农村,晚辈得到压岁钱还要有个礼仪,就是拜年。以前,这个拜年是真拜——要趴在地上磕头。小孩子给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刚娶了新娘的女婿第一年到岳父家也要趴在地上磕个头的。近几年,拜年也简化了,成了一种问候语似的礼节。晚辈见长辈、同事之间、朋友之间,或下级打电话给上级,都会说“给你拜年了”。

  以前,在农村,小朋友们得到的压岁钱,都要交给父母保管,保管一段时间也就“充公”了。近几年,随着小孩子们自我意识的提高,都有了存钱罐,压岁钱自己存着。这些压岁钱后来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但也有小朋友互相攀比所得压岁钱的数量,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要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给长辈拜年,要恭恭敬敬、言语诚恳。按我们豫东的礼仪,大年初一有几个“必拜”,给干爹干娘要拜年,给岳父岳母要拜年。

  大年初二,晚辈要到有血缘关系的长辈家,如姑妈、姨妈、舅父等亲戚家中拜年。有的人还要给年老的邻居、同事拜年。

  在春节里,还有一种礼节性的拜年。如到一年中帮助了自己的人家里去拜年,要买些礼物,表示谢意。还有邻里之间,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也打招呼,到了春节,串串门,或者在院里见到了,彼此说几句恭喜话。

  近几年又兴起了一种“团拜”。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或一个小单位的全体人员,向支持本单位发展的领导、客商发个喜帖,或郑重登门拜年。

  一般情况下,拜年都要在正月初十以前,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后,还可以拜年,那就是“拜晚年”了。

  在农村,晚辈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必须拿大馍,表示对长辈的尊敬。以前,还拿麻花、小馍、蜜果子。未过门的女婿到准岳父母家,还要割几斤肉,带两瓶酒。现在,晚辈到长辈家拜年拿大馍的风俗依旧,可小馍就没人带了。麻花、蜜果子也在变化,变成了成箱的奶或者成袋子的苹果。在城里,到长辈家拜年,拿大馍的也越来越少了,尤其是那些年轻人组成的家庭,小夫妻俩根本就不会做大馍。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等新形式。据说,今年南方冰雪成灾,很多的打工者不再回家过年,结果使东莞、广州等地的网吧生意异常火暴,很多打工者通过视频给家人拜年,送上祝福和平安。

  招待客人礼要到

  中国是礼仪之邦,对于招待客人,向来都是“礼多人不怪”。到长辈家拜年,要多听长辈说话,不可礼品一放,就去看电视、与平辈侃大山。下级到领导家里拜年,也要多听少说。吃饭时,长辈要坐在最里面的位子上。喝酒时,长辈一般要说两句吉利的话,晚辈要给长辈敬酒。

  说到吃,以前在农村可重视了。过了腊月二十,农村人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杀年猪,炸油条,蒸米酒,包菜角,买小菜,备年糕……待客人一来,一般不少于“八大件”。咱们豫东农村还有一个陋习,就是招待客人时不但要让客人吃饱,还要让客人“喝好”。“喝好”一般就是“喝多”的意思。以前,农村人走亲戚都是骑自行车,在初二、初三,经常有从亲戚家返回把自行车扔到路边,自己躺到路沟里睡觉的。现在,这种喝法听说还没改,可交通工具已经从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喝酒,可要小心了,机动车辆扔在路边可不是好扔的,弄不好会出事故,冲淡春节的喜庆气氛。

  客人来拜年,拿了很多礼品,一般情况下,主人在客人走时,要“回礼”,不能把客人拿的东西全部留下来。现在,这种礼节在农村依旧。可是在城里,晚辈到长辈家,拿了几箱东西,一般不会再拿回去,主人也大都不客气地“一揽子收下”。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 不做评价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使用屏幕分辨率为1024*768像素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