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为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行为,不断改善学生营养与健康水平、增强全国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肥胖是儿童最主要流行病
一般来说,儿童病态肥胖有三步:超重,肥胖,肥胖伴病。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张广超教授认为,儿童肥胖第一步是超出正常儿童的体重,但是体内脂肪、水分、肌肉、骨骼的比例是正常的,这叫超重。第二步,如果超重没有控制住,脂肪在体内明显堆积,体重超重至少10%,水分增加,肌肉的比例相对减少,但是没有和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可称肥胖。再进一步发展就到了肥胖伴病:伴有和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肥胖还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儿童肥胖的后天因素更多,包括婴幼儿期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青少年期生活习惯、身体锻炼等。我们提倡适当高蛋白、低脂肪、清淡、少盐的饮食结构,提倡儿童、青少年有充足的睡眠,并积极增加身体锻炼,后天性的儿童肥胖是可控的。
远离糖尿病不做“小胖墩”
营养过剩、进食速度过快、喝甜饮料、吃高热卡饮食、缺少运动、压力过大、睡眠不足,这些都是易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一般来说,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标准体重的20%就定为肥胖,10%—19%为超重。
儿童2型糖尿病大多起病隐匿,很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但是儿童2型糖尿病也并非无迹可寻,专家表示,家长和孩子如果细心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前期征兆的,如:容易感到疲劳,有夜尿的情况且尿量较多,喝水量也比以前增多,尿味较重等;此外,九成的2型糖尿病患儿有黑棘皮病,父母应该多留意孩子的颈背、腋下、肘窝、皮褶处等有没有出现皮肤又黑又厚的情况;另外,出现伤口不易愈合、女孩常感外阴瘙痒等现象时,也要提高警惕。
专家指出,与1型糖尿病无法预防不同,2型糖尿病是可以通过减轻体重和增加运动来预防的。那么,怎么吃才健康?专家表示:每日应摄入粮谷类、蔬菜水果类、肉蛋类、乳豆类和油脂类等五大类食物,而且比例均衡,进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高糖分水果(比如:龙眼、荔枝、甘蔗等)要少吃,糖尿病孩子可选含糖量低的芒果、李子、火龙果,也可用西红柿、黄瓜代替。食水果时,应适当减掉部分主食,最好放在两餐之间。要处理好运动与饮食的关系,运动时间一般选择在饭后或加餐后一小时为宜,最好不要空腹做剧烈运动,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运动前要多饮水,并携带食品和糖块以备急用。
考前学生营养指南
随着高考、中考的逼近,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处在紧张备战状态。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家长和考生都希望能从各方面尤其是营养方面着手,将考生状态调整到最佳。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秘书长马冠生博士认为,考生在复习阶段应该按照考试时间合理安排作息,一日三餐都很重要,不仅要吃,还要吃好。
有大量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发现,吃不吃早餐,早餐的营养是不是充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上午的学习效率,包括短暂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一顿营养充足的早餐应包括四类食物: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奶制品、蔬菜水果。午餐要注意营养的均衡。
晚餐的安排和早餐一样,也要注意食物的种类,应该有谷类食物,即主食。动物性食物要准备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深海鱼,它不仅含优质蛋白,容易被学生吸收和利用,而且富含DHA,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动物性食物中应尽量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肥肉等。
晚餐中的蔬菜也十分重要,选择蔬菜有几个原则:一是尽量选择新鲜的蔬菜,蔬菜在冰箱里放的时间越长,营养素损失越多;二是选择深绿色的蔬菜。晚餐如有可能还建议吃一些杂粮,如用小米、高粱米煮成的杂粮粥,它们不仅能提供碳水化合物,还能提供丰富的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水果在餐前或餐后吃区别不大,关键是每天尽量要吃一些。
除了饮食上尽量全面均衡以外,马博士还建议考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锻炼,这样有益于让身体和大脑都保持良好状态,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此外,马博士还建议在就餐时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尽量不在餐桌上讨论考试或学习的问题,这样有助于缓解考生压力。
考生还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对营养素的需求比成年人更高,青春期的男孩子应注意锌的补充,女孩子要格外注意铁的补充,这两种营养素对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如果缺乏的话,对复习考试这样的脑力劳动也会产生不良影响。马博士指出,瘦肉、肝脏等食物富含铁,海产品和动物性食物富含锌,建议家长注意给孩子补充。当然,无论是何种营养素都应该注意适量和平衡,不要过量食用。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