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区服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广告位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下一篇 4 2011年8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多方打探,大学生村官认真筛选
留守村妇就要干上手工活了
文/晚报记者 宋亚威 实习生 胡鸿飞 图/晚报首席记者 魏文慧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跑腿记者宋亚威(左)与大学生村官宋家金帮助留守村妇找到手工活。

  事件闪回

  4月7日,睢县白楼乡大学生村官宋家金求助:我们村有许多留守妇女,平日在家闲着没事做,希望《晚报帮办》栏目帮忙为她们寻找些能在家做的手工活。

  记者和宋家金虽然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却仍未能给留守村妇找到一份合适的手工活。5月3日,记者提交了题为《帮留守村妇找活暂未果:记者愿再接再厉 更盼大家多给力》的“记者报告”。谁知“记者报告”刊登出来后,来自我市的一些热心人士纷纷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愿意提供手工活。记者对这些信息一一进行落实后,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了宋家金,宋家金根据记者提供的信息认真进行了实地考察。(详见本报5月13日6版《大家齐给力 留守村妇有望干上手工活》)

  记者三报告

  经过本报的持续关注和数月来的不懈努力,昨天,睢县白楼乡大学生村官宋家金终于为留守村妇“淘”到了手工活。这意味着,他们村的近千名村妇在农忙之余,将挣上属于自己的一份收入。

  经过综合考虑后,宋家金对平原路附近的张先生提供的缠金属线圈的手工活表示满意。为尽快促使事情成功,记者5月份连续两次赶到张先生的加工地点,看了加工车间、办公场所等。经协商,热心的张先生表示,在传授技术等方面,他将给留守村妇最大的照顾。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宋家金多次来到商丘市区,与张先生协商具体事宜。

  “我已经在这里学习好几天了,今天就可以结束了。我要带回去一批货,把我学到的技术教给村妇,让她们尽快熟悉一下。”昨天,宋家金高兴地对记者说,根据他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个手工活做起来并不难,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可挣到30多元钱。

  首批加工活,将由宋家金带头,先带动几十名手脚麻利的村妇加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能带动更多的村妇。张先生表示,他将安排技术人员到睢县对村妇进行指导。

  为留守村妇找到手工活后,宋家金高兴地说,“我终于完成为村民做些事情的愿望了。我代表村民感谢京九晚报,感谢《晚报帮办》栏目。”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 不做评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