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不仅记录了一个人、一群人瞬间的表情和情感,细细品味,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家庭也驶向了幸福的港湾,每一个家庭都有幸福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蕴藏着一段难忘的历史和情感。为此,京九晚报推出“我的全家福”图片故事征集活动。照片可以是您多年前退色的黑白照,也可以是您的金婚照、新婚照,朋友、战友、同学的友谊照。如果您没时间去影楼,我们的记者将免费到您的家中拍摄。为了您的幸福记忆,我们将以大照片的形式刊发,再配以感人至深的拍摄背景和故事。
这是近44年前的一张照片,1968年7月25日在虞城县照相馆拍的,那时候虞城县城只有一个照相的地方。合影23天后,我们虞城高中1966届、1967届的100多名毕业生,带着上级赠送的《毛泽东选集》和铁锨、锄头,乘坐当时县里仅有的4辆解放牌汽车,在县城机关干部夹道欢送的鞭炮声中,全部回乡当了农民。
照片上后排左二是本人,黑发高耸,瘦瘦的面庞透着乡村孩子的稚气。44年,沧桑巨变,如今我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照片上的16人中,除了坐在我前面的张修明同学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外,其余的都还健在。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人经历坎坷:当干部的被免过职,当工人的被除过名,是党员的被开除过党籍……好在我们个个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人人是毛泽东教育的好青年,为人民服务的一颗红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都作出了贡献。我们中的大多数没有离开商丘这片故土,有11人当了干部、教师或工人,5人一直在广阔的农村奋斗,目前都享受着幸福的晚年。“寒门出贵子”,同学中在农村的,后代成才的比例大于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后代,又有珍贵的“一亩三分地”守着,生活更充实。
16人中最有成就的要数前排左二的汤秀英了。你看她一手扶着毛主席照片,一手拿着《毛主席语录》,胸前佩戴着毛主席像章,蹲姿规范而优美。她当年回到家乡参加农业生产,入了党,当上了“农业学大寨”工作队队员,起早贪黑战斗在田野里。当时最为挑剔的公社党委书记吴云增,在大会上不仅表扬她“工作积极,思想进步”,还说她“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农村青年学习的榜样。她当生产队长的老父亲也到处夸闺女。后来,几个大队的贫下中农联合推荐她上大学,经研究,让她去了北京医学院。就这样,汤秀英成了中国第一批工农兵学员。在大学里,她不甚关注“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政治任务,一心读书,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她成绩优秀,毕业后留校工作,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病理学及超微病理学专家。北大的制度是正教授65岁退休,所以我们同学中在公职岗位上工作着的只有汤教授一个人了。
虞城高中1967届二(2)班本来有40名学生,为什么合影照中只有16人呢?
我们学校是1966年6月13日停课闹“文革”的。县委工作组进校,按照上级部署,发动群众抓教师、学生中的“牛鬼蛇神”。9月,因对前段运动的不同看法,学生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我们“九七”战友,另一派是“三八”战士。1967年3月,部队“支左”,宣布“九七”是“非法组织”,为首的被抓进监狱,“三八”得胜。7月,中央表态,我们是革命的,对方是保守组织,站错队了。“九七”掌权,把“三八”组织摧垮,人员赶出校门。到1968年7月拍照的时候,学校仍然是一盘散沙。当时有的学生参军去了部队,有的已经回乡务农,也有的“逍遥派”在外地转悠,只有持相同观点的人才在一起共事,所以只有这16个人的合影了。其实“三八”也好,“九七”也罢,都是“文革”的受害者,那时的人们跟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是去整别人,就是自己挨整,整整动乱了10年。
时间过得飞快。现在,大家都已头发花白。44年中,我们一些同学曾三三两两地聚过,感叹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革以及祖国的日益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