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经商与做人一样,讲诚信,谈共赢。他不但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在人际交往中也赢得了很多真心朋友。
从2004年创业至今,8年里,王黎明困苦彷徨过,失意无奈过,但在关键时候,他总能靠自己的智慧和朋友的帮助走出困境、走向成功。8年里,王黎明交往了成千上万名客户,有的是商业对手,但王黎明从没与人种下仇怨,有的,都是友谊。
“商人立商德,商德赢商机。”这是在采访结束之后,北京商丘商会副会长王黎明在本报题词本上写下的话,这也是他的经商之道。他说,作为一名商丘商人,在经商中要立德,立诚信之德,共赢之德,良好的商德最终会赢来持久的商机。
1 军营磨炼,北京建业
10多年的军营生活,磨炼了他百折不挠、遇事沉稳、迎难而上的性格,也给王黎明积累了很多人脉。王黎明说:“别人的孩子,养得再好还是别人的,给别人养孩子永远不如养自己的。”
王黎明1964年10月出生于夏邑县杨集镇。初中毕业后参了军,在军营里一直生活到1998年。10多年的军营生活,磨炼了他百折不挠、遇事沉稳、迎难而上的性格,也给王黎明积累了很多人脉。在他经商后,遍布各地的战友,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到地方后,王黎明在北京一家生产方便面、果茶等食品、饮品的企业工作。前两年,日子很平淡,王黎明像大多数上班族一样上班与下班。2000年,王黎明投身到一家国际毛皮制品公司做业务主管。当时,王黎明的工作主要是为那家国际毛皮制品公司开拓国内市场,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如上海、青岛、南京、武汉等地招商。
2002年,因工作业绩突出,王黎明被任命为北京区域分公司的总经理,年薪也涨到了15万元。
工作两年就做到了国际大公司的分公司总经理,这证明了王黎明出色的开拓市场能力和驾驭商品经营的天赋。
随着北京“中国国际革皮、裘皮及制品博览会”的召开和皮革制品在国内的宣传,中国的裘皮制品市场慢慢地发展起来。
2004年,在国际大公司做得风生水起的王黎明,看准了中国正在兴起的皮革市场,决定不再为别人打工,自己做老板。王黎明说:“别人的孩子,养得再好还是别人的,给别人养孩子永远不如养自己的。”
王黎明辞职,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2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没钱,借高利贷,抵押房产;在四川、河南的两个皮革制造基地,遇到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问题,他跑去求人,一个一个地解决棘手问题。去年8月,北京商丘商会成立,王黎明以出色的经营业绩及良好的口碑,当选北京商丘商会副会长。
2004年,王黎明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北京化达天利商贸有限公司,注册品牌是丹博瑞克。当时,王黎明仅有10万元家当,全投了进去。他的一个合伙人也投入了10万元。
创业的起步阶段充满了艰辛。
一个新品牌,让人接受总需要一个过程。王黎明的裘皮制品品牌,在国内并不被人接受。在北京、青岛等地的大商场里,想把产品摆上货架,要费很大的周折。即使进了商场,国际大品牌的货拿10万元入场费,王黎明需要拿50万元。服务员的工资,也要比其他品牌的多开很多。因为国际大品牌的货好销,服务员拿的提成多;新牌子销量小,服务员提成少,不给开高底薪,人家不干。
因为对未来看不到希望,王黎明的合伙人在一年后离开了。王黎明的经商思路与他的为人一样,讲诚信,讲合作,讲情义。在生意场,在没挣到钱“分家”时,总会产生不快。但王黎明与他的合伙人分开时,双方言明利害,王黎明拿出15万元给他的合伙人,两人分开后仍然是生活中的朋友。
后来,王黎明改变营销手段,采用“大哥哥带小弟弟”的方式,在经营国际大品牌裘皮制品的同时,顺带着向人推销他的新品牌。在这个过程中,王黎明花高薪聘请优秀技术工人,改进自己品牌的制作工艺,让品牌质量与国际大品牌的质量逐渐接近,直到最后没有什么差别。质量相近后,因为价格便宜,王黎明的皮制品品牌才开始被国内消费者接受。
2004年、2005年、2006年,是王黎明最困苦的3年。现在想起来,王黎明“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没钱,借高利贷,抵押房产;在四川、河南的两个皮革制造基地,遇到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问题,他跑去求人,一个一个地解决棘手问题。王黎明感慨地说:“我的很多战友,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关键时刻,战友真拉你!”
尽管国内的市场开始兴起,但裘皮制品的市场主要还在国外。想取得较大的发展,必须打开国际市场。这时候,又是王黎明在军营中的一位老首长帮助了他。通过老首长的朋友介绍,他的产品得以在欧美摆上了商场的柜台。靠质量和相对较低的价格,王黎明的裘皮制品在国外也慢慢地被人接受。
销售不是永远的。王黎明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在产品销售起来后,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质量。同时,王黎明高薪聘请了一批具有国际化眼光的设计师,不断改进皮革产品的图案和美感,以使自己的品牌能永远站在同类产品的前列。
2008年以来,王黎明的公司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现在,王黎明的公司已经拥有车里皮制品、床上皮制品、家具皮制品、皮鞋及商场皮制品装饰等5大系列300多个品种。记者询问他公司的年利润时,王黎明谦虚地说:“每年的利润都有‘大几百万’吧。”
尽管利润很丰厚,但王黎明从不在公司里“抽血”,而是将利润再次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中去。这样滚动发展,使公司得以更快壮大。
2010年8月,北京商丘商会成立,王黎明以出色的经营业绩及在老乡中良好的口碑,当选北京商丘商会副会长。
3 热爱家乡,立德做事
在生活中,王黎明特别注重维护家乡的形象,维护河南人、商丘人的声誉。
王黎明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从不因金钱或其他的利益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他交往了十几年的朋友李清林给他总结了他为人做事的“一、二、三、四”。
有“一个信条”,即做事先做人。
有“两个爱心”,即“爱家乡、爱员工”。
讲“三项原则”:诚信,影响诚信的事情无论能带来多大的好处,绝对不做。双赢,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可以做损己利人的事情,做事要双赢。 一视同仁,对待任何人都能一视同仁,从没有出现过“用到人朝前,用不到人朝后”的事。
生活中做到“四个提醒”:提醒自己常学习。多读书,多看报,多倾听别人的意见。提醒自己做事先考虑做人。李清林举了一个例子,王黎明曾经在做一些事前与他的朋友在一起商量,他首先考虑的是“这是不是人做的事情”。话虽难听,但就是这个理。提醒自己节俭。王黎明以前一直开一辆破旧的二手面包车,为的就是平时能开,经商时能拉货。现在买了一辆小商务车,也考虑着能应急拉货。他经常提醒自己创业不易,要节俭生活。但他对家乡人很豪爽,对朋友热情义气。提醒自己做事不忘交朋友。事情做成与否,都会把对方当成朋友,最后交成朋友。这才使现在的王黎明,朋友遍天下。
在王黎明的这些特点中,“热爱家乡”是最鲜明的。有这样一个故事,特别能说明王黎明对家乡形象的爱护。
那是在一个高朋满座的五星级酒店的豪华宴席上。宴席召集人刚喝过两杯酒,就说河南人怎么怎么不行。王黎明郑重地对他说:“我是河南商丘人,你没有亲眼看到,不要诋毁一个区域的人的形象。”那位老兄喝过几杯酒后,再次说起一些网络上对河南人含有侮辱性语言的故事。王黎明再次郑重地告诉对方:“我是河南商丘人!”那老兄又喝了几杯酒后,不知何故,又提起了一个侮辱河南人的顺口溜。
事不过三。这一次,王黎明直接把桌子掀了起来,然后拂袖而去。那次宴会,李清林也参加了,他说,他与王黎明交往十几年,一直以为王黎明温厚、文雅,从没见他发过那么大的火。
王黎明说,他听不得别人诋毁他热爱的家乡。那一次,他确实是忍无可忍。
在生活中,王黎明特别注重维护家乡的形象,维护河南人、商丘人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