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期是乡镇政府最忙的时候。不仅要帮助大家抢收抢种,更要保证麦收的安全。近日,记者来到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尚楼村麦地时,谢集镇“三夏”麦收工作队已经在帮这里的村民抢收抢种。村民尚培民乐呵呵地说:“收麦前,村支书就已经帮我们签订了收麦合同。今年的收割机还安装了粉碎还田机,不用再和往年一样,将麦秸从地里拉回家了。”
随后,记者跟随“三夏”麦收工作队来到其他行政村,工作队负责人杨杰介绍,现在麦收正在紧张进行着,自己和其他工作人员每天都到田间地头反复宣传不能焚烧麦秸,遇到家庭困难户就帮忙联系收割机,因为一旦收割机过去,再请回来就很困难。记者看到,一些提前收割的村民,正在忙着浇地准备种玉米或者其他农作物。
中午,天气炽热。记者随“三夏”麦收工作队来到叶庄村,叶庄村今年一共和3台收割机签订了麦收合同。负责联系收割机的杨建东告诉记者,往年联系的收割机,没有配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留下的麦茬比较长,不利于还田。而有的机手为了省油多挣点钱,会故意抬高刀距,这样就容易留下过长的麦茬,影响播种,以致农民纷纷一烧了之。今年联系的3台收割机,都配有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与他们签订合同时,内容中要求麦茬不能高于15厘米,以方便农民耕种。
正在收割的农机手刘忠田在收割机上忙碌着。记者看到刘忠田戴着帽子、墨镜和口罩,整个脸蒙得严严实实,收割完走下收割机,刘忠田依然灰头土脸,只有牙齿一笑是白的。 刘忠田告诉记者,捂得再严实也不行,几亩地收割完,吐出的都是黑痰,自己和弟弟包一个收割机,24小时轮转干。刘忠田说:“到了收麦季节开始与农户签协议,没日没夜干,就是这,我算算至少两年才能赚够本钱。”
当记者询问,麦秸如何存放时,村民张翰真说:“现如今,谁也不敢烧麦茬,大家收的时间不一样,万一把人家的麦子给点了,可是赔不起。再说,现在派出所和镇政府也不让烧麦茬,除了拉回家沤粪,没啥用。”
谢集镇政府办公室主任石宏远告诉记者,目前谢集镇有25个行政村,麦田4.6万亩,今年,谢集镇党委、镇政府把“三夏”生产工作列为当前中心工作的重头戏 ,村村都成立了“三夏”生产工作领导组。 “每年,麦秸除了秸秆还田外就没有多大的用处了。”石宏远说,以前村民家里养牛,还能积极往家里拉麦秸,而现在养牛户越来越少,每年这么多麦秸,村民除了运回家沤粪外,很少再有其他的经济价值,无法消化掉当年秸秆的产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