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民间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3年10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近商丘草根艺人系列报道之三十八
永城画家刘北大独特彩荷塘系列引领风骚
文/记者 杨 雪 图/刘北大 提供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刘北大
  刘北大作品

  

  刘北大,又名北京、国辉,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后又求学于中央美院、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师从刘进安、王明明、田黎明、石齐诸导师。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艺术硕士、中国国际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画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会员、民政部德源画院执行院长、商丘画院副院长、市人大画院名誉院长。曾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大赛,国内外中国画大赛及展览并获奖。作品曾被各大博物馆、领事馆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1999年定居北京。

  农民子弟酷爱画画 一波三折成功考上北师大

  1968年,刘北大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自小就喜欢画画,经常和朋友背着画架到河边写生。因经济拮据,加上父母的思想比较传统,刘北大曾有过无数次放弃学画的念头。后在老师的肯定和朋友的鼓励下,他重新振作起来,除去一日三餐,手中的画笔就没放下来过。经过不懈努力,1991年他考上了开封一所艺术学校,开始了更专业的绘画学习。

  荷花是刘北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什么喜欢荷花?他回忆说,自己曾有一段很难忘的艰苦时光。那时他整日作画,作品却得不到任何人的肯定,他就像一匹遇不到伯乐的千里马,失去了方向。偶然间,他看到了院子里满池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坚忍不拔的特性深深震撼了他,大彻大悟之余,他靠着灵感创作了一系列以荷花为主角的作品,并于2001年到北京画院随石齐大师研究探索新中国画。

  刘北大的生活道路经历了一波三折,出身贫寒使他多遭白眼,性格耿直使他多受压制。然而,也许是欲成大器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之故,命运的坎坷带来了他绘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2003年,刘北大凭借傲人的成绩顺利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学四年,他从不允许自己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些被他看作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却偏执地投入到荷花中。在原来的绘画基础上,他吸收和借鉴前辈先贤们画荷花技法中的长处,以彩墨为主,利用自己所擅长的画法,勇于突破和超越,知难而进,执着追求,创作出了别具一格、栩栩如生的荷花图,观后令人赏心悦目,催人奋进。

  创作彩荷塘系列水墨画 投身于中华慈善事业

  2005年结束了大学生活后,刘北大为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绘画创作,又半工半读在中央美院进修两年。刘北大认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自然的东西,越能打动人。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画家,大城市的细微变化都尽在他眼皮底下,在北京待了这么多年,习惯了当地的生活节奏,吃惯了胡同里的豆浆油条,用画笔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石一尘记录到了作品当中。在创作中,刘北大追求“形神兼备”的表现手法。他说,有了形才能体现神,形是载体,无形则无神,有形才有神。

  十多年来,刘北大在自己的彩荷塘系列里、江南民居印象系列、老北京胡同系列中用中西绘画的新语言,用抽象、具象、意象的手段,在浓淡相间、疏密有致、虚实相生的水墨和色彩中泼洒挥毫。用意象造型创造出浑然迷蒙的东方意境,在点、线、面中寻找既具东方艺术精神又具当代艺术气质的个人风格。

  随着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农民子弟出身的刘北大开始积极参加中华慈善事业,并向李瑞环助学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捐款、捐画,还通过慈善拍卖活动,将所得善款近百万元用于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助学教育事业中。

  被国内外各大媒体邀请 作品屡获奖备受认可

  此外,国内外各大媒体及北京电视台4套、中央电视台3套邀请刘北大参与栏目艺术活动,中国教育电视台绘画栏目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美术视界频道《美术星空》栏目也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

  2002年4月,刘北大参加了香港大会堂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师生中国画展览。中国画作品《小平您好》入选2004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入选证书。他还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5年3月,石齐师生美术作品联展在郑州、德州举行。6月,刘北大的代表作品《竹林七贤》获中国书画家精品展二等奖,之后他又参加了纪念黄道周艺术作品邀请展。2006年5月,其国画作品《梦里故乡》两次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加北京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六届新人新作展获优秀奖证书。

  2013年3月6日至4月21日,刘北大个人展现代彩墨荷花《荷而不同》在西单、王府井、亚运村三地巡回展出,展期45天。代表作品《夏日》入选“2013·我爱水彩作品展”。

  刘北大说,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人们的面前,中国的传统绘画已无法面对当代世界艺术的挑战,建立一个中国绘画的新格局成为中国艺术的必然,新格局应是在传统的东方美学上的新发展、新创造。

  作为一位思想独立、正直的画家,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刘北大没有把画当成“摇钱树”,有人索求字画,他宁愿自己倒贴墨纸,也不愿开口谈钱,遇上意气相投者,他还主动送字送画。

  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投入,使刘北大生活的步履何其艰难。然而艺术之路本来就是一条坎坷之路,对绘画的痴迷决定了他从求索中起来,又要在求索中前行,历尽艰辛终无悔。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