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探访我市“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系10/2013-10/08/05/2013100805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3年10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虞城县古王集乡堌堆坡村:
字祖安息地 依堆坡上居
文/记者 刘春正  图/记者 张辉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祠堂院里的柏树,正娓娓诉说着世间沧桑
  祠堂墙上仓颉的画像

  河南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省财政厅今年联合公布了“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我市14个村庄入选。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传统村落的人文、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我们派出记者,对这14个“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进行了走访。

  引子

  在很多人眼里,传统村落宛若一位小巧玲珑的美女,散发出来的水灵神秀让人迷醉,令人神往。古树老宅,青砖黛瓦,或与这些村落有关的名胜古迹、历史传说……一下子又勾起了人们对田园村落的回忆和眷恋。

  有人说,传统村落是历史的印记,是农耕文明的象征,还掺杂着美丽的乡愁……

  在古老的仓颉墓下,坐落着一个与仓颉墓脉脉相通的村庄。它的来历和村民留下的传说,无不充满着一种神秘,给你无限遐想的空间。

  仓颉祠

  几经修葺到今天

  远古时期,人们都是用绳打结记事。慢慢地,因为事情发生得太多了,打的结也越来越多,就连作为黄帝史官的仓颉也记不清到底用绳打的结记的是啥事了。

  为了结束这样的记事方法,后来,仓颉走遍了千山万川,急得又生出两只眼睛,才根据不同物体的形状创造出了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个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教给人们识别。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象形文字”。

  仓颉造出字的那一天,天上下了一场谷米雨。这是天帝恐怕人们只顾识字误了农时,特地下的。后人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那些平时愚弄百姓的坏人、魔鬼,感到惊恐不安,便在黑夜里跑到野外哭泣吟诉。

  这个仓颉造字的传说不知是真是假,但文字一出,人类就由蛮荒岁月转向了文明生活。

  在虞城县古王集乡仓颉墓下的东南角有一个村庄,这个庄的来历和仓颉渊源颇深。

  当我们遐想着传统村落富含着神秘,或坐落在茂林修竹之地时;当我们憧憬着那里的人们与大自然彻底融合的生活时,我们便开始探访这个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之一的堌堆坡村了。

  9月27日,当秋日的阳光把树上的黄叶照得发出金光时,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路,驱车到了堌堆坡村。因为这个村庄的形成和仓颉的关系很大,地方干部先让我们去探访仓颉的安息地。

  仓颉祠的院落里有三间古老的大殿,灰瓦覆顶,青砖铺地,飞檐画角,古朴典雅。据陪同的干部说,大殿最早建于汉代,后被损毁。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虞城县知县程本节重建大殿,至今殿脊上姜太公小庙的砖上尚有记载,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同治年间又遭损坏,修葺。十几年前,由于大殿的上盖遭风雨侵蚀得不成样子了,当地人按照原来的样子再次修葺,成了现在的样子。

  祠堂门口的两棵柏树虽然历尽沧桑,上面的枝叶倒也繁茂。两棵树的枝叶一起往中间聚拢,形成了一棵小柏树的样子,像两个老人一人伸出一只手托起一个小孩。这就是传说中的“双柏抱子”。门外走廊的立柱上刻着“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师”的楹联,一块见证其造字的石碑立在祠外的右侧。

  祠堂的正当门是仓颉的塑像,像旁边的墙上挂有他的画像,这些像都显示他有四只眼睛,看上去就令人觉得敬畏而神秘。后墙上还有当地人送给他的“有求必应”的锦旗,塑像前的香炉里留下有刚烧过不久的灰烬。要不是看到这些,恐怕令人难以想象这个院落有多久没有现代人涉足了。

  由祠堂两边的偏门绕到后面,只见杂草横生。拨开杂草往里走不远,用砖砌成的圆形围栏绕在四周的土堆就在眼前了。墓前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有“古仓颉墓”。

  看罢这些,你不觉得不仅仓颉造字充满着神秘,就连他的墓地也有几分荒凉的神秘感吗?

  堌堆坡

  建在坡上的村落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传统村落形成之初,古树、老屋等作为每一个村庄代表性事物,其布局遵循着自然的原理,错落有致,十分美观,每一处都可以成为个性独具的美丽景点。然而,随着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这些古老的标志物渐渐被人们遗忘,并逐渐走向消亡。

  堌堆坡村的历史有上千年了,就坐落在仓颉祠的脚下。这个村何姓的族长何有功说,按他家族在元朝三年续的家谱前言中记载,他的族人最初从陕西省洪洞县迁到了山东曹县的西台集。后来,他的一位族人在归德府居官出事后,被抄九族,族人纷纷投亲靠友,不敢说姓何,他这一支族人逃到了道口。几十年后,事情平息,族人才敢称何姓。后来,他这一族人逃到了仓颉墓西面的何楼村。

  那时候,仓颉墓香火兴旺,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到这个地方拜谒,人们都把这个地方当成风水宝地。有一天,何有功的长辈也到仓颉墓拜谒。他看到仓颉墓建在坡上,又堆起一个大土堆,更显得比四周的地势高耸。他站在这个土堆旁往下看,发现土堆下东南角是一片坡地,觉得是有风水的地方,于是就带着族人迁到了坡地处。当时这里没人居住,他的长辈就按照这个地方在仓颉墓这个大土堆的下方坡地上的地势,把这个村庄取名为堌堆坡。

  当时这个地方只住着何姓人,后来其他姓氏也迁来了,形成了一个村庄。目前这个村有300多人,何姓有200多人。

  何有功说,以前村里建有何氏家祠,都是仿古式的建筑,祠内供奉着其先人的牌位供后人祭祀。后来因为破旧立新把祠堂拆了。现在村里已没有啥老的建筑了。

  仓颉菊

  留给村民的神秘

  古代的事物之所以能流传到今天,恐怕不只是它的本身,还会有些令人们不理解,或是令人们充满遐想。在堌堆坡村,和仓颉有关的神秘的事、物,至今充满着神秘。

  这里有一种菊花,村民称它为仓颉菊,现在在仓颉祠的外面还能找到。相传这种菊花是在清朝的时候,一位村民在仓颉祠的院里发现的。他小心翼翼把菊花移到自己的院落里种植,慢慢发出很多枝芽,于是他索性将其分枝,在一片地里种了起来。这种菊在深秋的时候开出白色的小花,而且成簇成团,闻起来味道微甜。这位村民就用它泡茶喝。谁知喝了这种菊花茶,不但香气浓郁,还能提神醒脑,把他多年的头疼病也治好了。该村的村民听说这些事后,家家种植。

  有一年,虞城县知县去拜谒仓颉,这里的主持就给了知县一包仓颉菊。他回去一喝,觉得这种菊花味道独特,后来就拿它作为贡品献给朝廷。皇帝用后问这菊花是从哪里来的,朝中官员如实上奏。皇帝听后就赐名该菊花为“仓颉菊”,每年上贡。

  说也怪,这种菊花只要离开仓颉墓这方圆几里的地方,种出来也就改变味道了。当地人认为这种菊花是仓颉留给这地方人们的一种“神物”,每到菊花开时,这里的人们都会把第一次采摘的菊花供奉在仓颉像前。至于为什么这种菊花离开这片地方就变味,村民也解释不清。

  不只是菊花充满着神奇色彩。何有功说,过去,堌堆坡村的村民谁家办红白事,都会提前一天到仓颉像前请愿,把所需要的桌子、板凳等物向仓颉说清,仓颉就会把东西预备好放在祠的院落里。后来,不知是谁把借的东西少还了,仓颉觉得那些人不实在,再有事时尽管怎样许愿、祷告也不灵了。

  承传统

  依托文化促发展

  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电视台的《汉字英雄》是近阶段如火如荼的节目。其集综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将文化和娱乐相融合,集合全国各地识字最多的青少年倾情参与,意在为青少年打造展示自己掌握汉字水平和个性的机会和平台,在这个互联网人们“提笔忘字”的时代掀起学习汉字的风暴,让人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由于堌堆坡村和仓颉墓祠脉脉相通,一直以来,这个村的人们都没有忘记文字的传承。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个村的小学校就建在仓颉祠的院落内,两边的配房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教室。学校的名字也改成了仓颉小学。后来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把学校迁到了仓颉祠的墙外。“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也成了仓颉小学的校训。这里的人们时刻感受着一种文化气息,使得孩子也不会忘记仓颉造字带给人们的福气。

  这个村现居住着何、赵、邓、朱、王、刘、孟几个姓氏,都和睦相处着,千百年来感受着仓颉造字的文化气息,培养出的人才不计其数。

  古王集乡党委书记高广兴说,该乡将加大对仓颉墓及陵区建设,形成规模,改善周边环境;利用仓颉传统庙会和新闻媒体,加大对仓颉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仓颉文化的影响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地方经济和仓颉文化建设。

  不远的将来,你会看到仓颉祠周边将是集商贸、餐饮、服务、娱乐于一体的地方。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