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 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下一篇 4 2014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纪委17个月反腐大数据 “打虎拍蝇”每周平均4人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连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连续通报多起领导干部违纪案例,中央“打虎拍蝇”依然维持高强度。然而,十八大以来,到底有多少“老虎”“苍蝇”被拍到?这些“老虎”“苍蝇”分布在哪些地域、领域?是何身份?有何共性?

  中央反腐一直注重公开透明。上述问题,都可以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找到答案。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日前将该网站设置的案件查处栏目内容进行了大数据整理分析,通过对该栏目通报的所有案件信息(2012年12月6日至2014年4月11日)进行逐条整理,剔除干扰数据(选择各渠道首次公开的某领导干部被查处信息,跟进通报的查处信息仅统计首次),让你对这些“老虎”“苍蝇”有更具体的认识。

  “打虎拍蝇”每周平均4人

  从2012年12月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目通报首条案例至2014年4月11日,一共492天,共有285名领导干部在此期间被通报涉嫌违法违纪行为,平均每周4名。

  最突出的是2014年3月27日,这一天共通报12人,创下了目前为止单日通报人数的最高纪录。其中,海南省在这一天通报了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被查。

  492天里,中央巡视组完成了两轮巡视(2013年5月17日到2014年4月1日)。这段时间内,各地领导干部被查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共有252人被查,平均每周超过5人。

  如果将时间跨度缩小,会发现中央“打虎拍蝇”的力度出现更为明显的两轮攀升趋势。

  在2013年7月以前,每月被查领导干部呈零星分布状态,前7个月(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仅有5人通过案件查处栏目被首次通报。而在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每月通报人数逐月递增,4个月一共通报了64人,平均每月通报16人。

  2013年11月通报人数较10月出现回落,然而自12月起又出现显著反弹。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通报人数逐月递增,4个月共通报170人,平均每月通报超过42人。而2014年4月通报数量更加显著,11天里已通报34人。

  琼川粤“虎蝇”数量居前三

  截至4月11日,全国已经有29个省、市、区的相关领导干部被中央纪委监察部案件查处栏目公开通报。

  在中央直属企业中,“老虎”“苍蝇”被拍最多的是中石油系统(5人),其次是中国移动公司(3人)和图书出版单位(3人)。中央部委和直属事业单位被通报的领导干部平均分散在6个单位。

  在地方各省、市、区,海南以24人被通报位列第一,四川23人列第二,广东22人列第三。此外,通报人数在15人及以上的还有湖北、湖南、新疆。

  海南被查官员数量不少,但除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外,约三分之二为县处级干部,有8人来自海洋渔业相关部门。

  “老虎”被拍较多的是四川,其被查领导干部中,超过八成被通报人员为厅局级干部。

  湖北被拍的“老虎”也不少,被查官员中超过一半为厅局级干部。

  “50后”“60后”占大多数

  通过通报信息和相关公开资料,本阶段通报的285名领导干部中有99人没有公开的年龄信息。

  对有公开年龄信息的被通报人员进行年龄区分,可以明显看到“50后”为腐败高发人群,约占52.7%;其次是“60后”,约占44.1%。这与当前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所处的年龄段基本相符。

  最年长的被通报人员是65岁的四川省文联原主席郭永祥,而最年轻的被通报人员是40岁的董乃军,时任重庆永州区委原常委(厅局级)。

  所有被通报人员中有7名女性,均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她们中3人为“50后”、3人为“60后”、1人为“70后”。

  厅局级干部占三分之二

  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相关公开信息,此阶段通报的违法违纪领导干部有超过20人为省部级领导干部。而人数最多的为厅局级领导干部,近200人,约占三分之二。而科级及以下干部人数为个位数。有少数被通报人员行政级别不清晰。

  根据公开资料,所有被通报人员中有184人属于党委、政府部门,约占三分之二;其次是国营企业单位,有29人被查;事业单位被查人员有27人,其中属于高校的有18人,多为职业技术类高校,高校腐败现象值得警惕。

  受贿成为第一贪腐形式

  被通报查处的领导干部中,220人未对被查原因进行说明,多数尚处于“正在接受组织调查”阶段。

  对已公布查处原因的65起案例中,不少案例同时被通报存在多种违法违纪行为。其中,“受贿”有超过七成案例提及,被提及次数最多,成为第一贪腐形式。

  因为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也非常多,超过一半案例提及。

  此外,有7起案例中被查处人员存在道德败坏和生活腐化问题。

  据新华社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