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转眼进入新学期已经半个月了,然而,许多孩子却还没能够及时调整好心态来面对新学期的学习。有的孩子还未能摆脱长达两个月暑假的影响,对新学期的紧张学习存在逃避的心理,表现出慵懒、茶饭不思的消极症状。这时候家长需正面引导孩子,唤起对校园生活的向往。如何帮助孩子尽快进入角色,新学期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是这段时间最为关心的话题。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市的三所小学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请她们为广大京九晚报小记者如何收心迎接新学期进行指导。
新学期开学,学生和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不适和焦虑,尤其是一些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家长,感觉就更为突出。 商丘市梁园新区前进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曾瑾认为,改变、舒解孩子的不适应先从调整家长的心态开始。
新入学阶段,家长们要做的是激发孩子愿意上小学的快乐愿望。关注学校生活中孩子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与他人沟通与合作,有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建立集体荣誉感……与这些相比,知识的学习,如数字的计算、拼音的读写,请家长不要为孩子跟不上学习而忧虑。
家长要尽早和班主任老师建立联系,留下彼此的通信方式,了解学校的作息规律、接送时间,以保证孩子出现不适情况,老师能第一时间和家长沟通。此外,在送孩子上学时最忌讳:停留在校内外,关注孩子动态。
此外曾瑾说,进入新学期,要做好一些常规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的准备。由于不同老师有不同的要求和习惯,建议大家按照老师的具体要求准备,避免浪费。
返校前后要调整家庭的作息时间,这不只是学生自己,也包括家长既要做好物资后勤保障,以身作则,行为引导,早睡早起,不贪玩耍。
家长要多关注学生在校的表现,不可只局限于学了什么。每天晚饭后家长与孩子多多交流,谈谈一天在校的生活学习的细节、课间的活动……在谈话中增进感情。
愉快的暑假生活已经结束,很多家长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假期里孩子可以玩游戏,看电视,睡觉睡到自然醒……如今开学了,却不能把孩子从这种生活状态中很快地拉出来。为了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开学后的生活,商丘市八一路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胡亚清提醒家长,要有意识地帮孩子调整一下状态,帮孩子把心收一收,为更好地适应新学期做准备。
首先要帮孩子抓紧“调时差”,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俗语说“言教胜于身教”,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例如:要孩子早早睡觉休息,但家长却上网看电视,孩子一个人是不可能乖乖躺床上睡觉的。让孩子安静地学习读书,父母最好也陪着一起,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天,一起读读课外书等。父母和孩子一起把生活作息恢复到平时上学的状态,并尽量创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心静下来。
家长可每天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或上网的时间和次数,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每天督促孩子早睡、早起半个小时,以渐进的方式慢慢调整生物钟,直到与上学时的作息时间相符。但调整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
对于孩子来说,假期与新学期之间最难熬的是心理。不少孩子有的是没玩够不愿上学,有的是父母定了下学期的学习目标有压力等,这样的孩子对开学可能有抵触情绪,甚至产生恐惧心理。这时家长要和孩子做好沟通,使孩子充分认识到假期已经结束,茶余饭后,多与孩子聊聊学校里的趣事,唤起孩子在学校的美好回忆。有的同学可能一假期也没有来往,提起往事,孩子会渴望见到同学,在潜意识里就会滋生一种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起孩子对学校生活的兴趣,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新学期、新挑战。
如何尽快让学生收心,让学生赢在新学期的起点上,是学校和班主任要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对学生有哪些“收心”的方法呢?商丘市凯旋路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张中华说,暑期结束了,学生返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但许多学生仍沉迷于松散的假期生活中,心都玩得有些“野”了。开学伊始,有些学生面对即将来临的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有一种心神不定的感觉;有的学生甚至因学习成绩较差而产生自卑心理,课堂上疲倦不堪,经常开小差,“开学综合征”现象较突出,这种状况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利用好“开学第一课”——两点“收心”教育尤为重要。
开学初,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拟订学习计划。进入新学期,每个同学都有新的展望和打算,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消除假期后的“野心”或无聊感、失落感。但学习目标的制订,一定要可操作、可检查,既不要过高,也不要太低,切忌好高骛远,无法落实。有了努力的目标,有了行动的计划,学生的心就会有归属感。当然,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关键,教师要精心备课,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把握教学容量;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和竞赛活动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把他们从精彩的电视剧情和刺激的网络游戏中吸引回来。总之,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收心”工作,要多加观察,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提醒,对假期综合征明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多措并举做好学生的“收心”教育。
暑假里,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最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为此,在教师重振学生学习“信心”工作中,家长积极配合,就会有的放矢。开学后,教师首先利用好校信通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按学校的学习作息时间安排好孩子的起居,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督促孩子保障睡眠时间,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再不能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脑。当然,家长还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
学生出现“开学综合征”是正常现象,但不可小视,更不可无视,只要教师多措并举,家长积极配合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就会尽快“收心”,定会以更饱满的热情开始新的学习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