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娇”出嫁了
首架国产支线客机ARJ21交付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11月29日,ARJ21停靠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新华社发

  11月29日,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从上海飞往成都,正式交付给成都航空公司。这是继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后,我国航空工业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走完了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取证、生产、交付全过程,具备了喷气式支线客机的研制能力和适航审定能力。国内航线首次拥有自己的喷气式支线客机。

  在我国民航机产业人的口中,ARJ21被称为“阿娇”。从上海到阎良再到成都,从设计到研制、试飞再到交付,“阿娇”经过了13年的磨砺,如今到了“出嫁”的时刻。走入市场,能否取得商业成功、赢得旅客的信赖和喜爱,“阿娇”还要经受很多考验。

  年轻的“阿娇”怎样长成?

  发展中国的民航飞机产业、让老百姓坐上中国人自己的喷气式飞机,是几代民机人的夙愿,他们为此付出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和探索。

  2002年,ARJ21项目经国务院批准立项,“阿娇”开始孕育。为了尽量缩短研制时间,“阿娇”选用了国际民机零部件市场上的“货柜产品”,即最过硬的产品。项目进展十分顺利,2008年“阿娇”在上海成功首飞。

  当人们为“阿娇”首飞欢呼雀跃时,摆在“阿娇”面前的巨大考验出现了。飞机要投入市场运行,必须获得民航管理部门颁发的适航证,以证明飞机完全满足安全飞行的要求。这不仅对于“阿娇”的主制造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是第一次,对于中国民航局也是第一次。

  要向世人证明自己,就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砺。中国民航局对“阿娇”的适航审查,引入了美国联邦航空局的“影子审查”。“阿娇”要符合国际标准,不仅要接受中国民航管理部门的检验,更要接受国际最高要求的审查。

  于是,“阿娇”开始了种种极限飞行测试,以证明其在极限条件下的安全飞行性能。远赴海拉尔接受极寒考验、四处进行高温测试、冲击云霄接受失速挑战,甚至为了实现空中结冰,完成了3万公里的环球飞行。在一次又一次的极限挑战下,“阿娇”的翅膀不再稚嫩,与国外飞机共同参加航展时也底气十足。

  从2008年首飞成功到2014年获得适航证,“阿娇”共完成测试飞行2900余架次,超过5200小时。2015年3月16日起,“阿娇”在全国15个机场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航线演示飞行,体验飞行乘客超过1800人次。

  尽管“身材娇小”,仅能容纳78名至90名乘客,但其航程可达3000公里,还适宜在高原环境下飞行,能够满足航空公司对于“从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型航线”的运营要求。

  记者从成都航空了解到,“阿娇”交付后,根据行业规定,必须通过运行合格审定,进行100小时的验证,对补充文件进行审查,证明符合民航局的标准后才能投入使用,预计交付3个月后将投放市场。

  中国商飞公司市场与客户支援部部长陆朝阳,自称是“陪嫁”到成都航空的“娘家人”。他说,为了能够让“阿娇”更好地融入新家庭,中国商飞编制了飞行手册48本共10万页,供飞行员、乘务员、机场相关人员等使用,内容涉及飞机的功能、使用限制、故障识别、隔离维护等。同时,对成都航空的30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已有4名成都航空的飞行员获得了ARJ21的飞行资质。

  “阿娇”会飞出国门么?

  相关专业人士介绍,一款飞机用得好不好,取决于四个方面:第一,飞机本身好不好。第二,制造商服务能力的强弱。第三,航空公司运营管理是否到位。第四,是不是配套保障资源的配置。陆朝阳说:“从理念上讲,我们跟随着世界最先进的经验,但我们的问题是还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走向市场正是实践检验的过程,“阿娇”将经历一段磨合期。成都航空副总经理何培文告诉记者,ARJ21初期运行航线的选择将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飞行安全,二是有利于运行保障,三是有利于商业成功。基于以上考虑,初期ARJ21将投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贵阳等7条航线。航线以发达城市和东南沿海城市为主,是因为试运行的阶段,航班的安全保障是第一位的。

  根据计划,2016年年底之前,将完成5架ARJ21飞机的交付工作,其中两架为90座级、3架为78座级。预计在5至6年内,将完成30架ARJ21飞机的交付。

  记者采访了解到,待“阿娇”度过了磨合期实现商业成功后,还有望飞出国门,在东南亚市场的国际航线上,一展轻盈、矫健的身姿。

  有理由相信,在成千上万的工程师、飞行员、航务人员的精心呵护下,“阿娇”将完成一次蜕变,成为民航市场的闪亮新星。据新华社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