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校园暴力多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校园暴力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因而受害者多会长期受到欺凌。
此外,校园暴力的具体定义也可指发生在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以及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
校园暴力,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对施暴者和受害者均会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近些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校园暴力的存在,已经不容忽视。
校园暴力事件频被曝光
近些年,不时有校园暴力事件在网络上被曝光
前段时间,一则有关校园暴力的网文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安徽黄山黄家炳实验中学的一名高三女生,在网上吐露了她遭到同班3名男生下“春药”,之后又被威胁如果找老师或报警就用“砒霜”毒死她的恐怖经历。
消息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庆幸的是,该女生被下药后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这才能够及时将此事告诉家长与学校,乃至披露到网上。
然而,正因为该女生并未出现不良反应,也让下药的3名男生“幸运”地逃脱了相应的惩罚——由于受害女生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甚至不知道保存物证,在现行法律的规定下,3名男生的行为因为并没有造成任何恶果,所以成功逃过了法律的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不时有校园暴力事件在网络上被曝光。
2015年10月4日下午,郑州的一名大学生和3名同学在民权县商城路附近一处居民楼休息,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了吵闹声。后来,这名大学生用手机拍的视频显示,有8名初中生模样的女生正在对一名年龄相仿的女生进行围殴,其中,4名女生连番出手,一边嬉笑一边骂着脏话,而被打女孩一言不发,只是双手护头坐在地上。整个视频时长40秒左右,参与围殴的8名女生打完人后扬长而去。
而在外省一些被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中,一些同学甚至被打成重伤,一些女同学则遭到扒衣殴打、羞辱……
校园暴力影响恶劣
校园暴力最严重的是会给受害者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
作为在校学生,对校园暴力现象最有“发言权”。
“我觉得,校园暴力现象影响十分恶劣!”市区某高中高二学生刘晨(化名)说,他读初中时,曾听说过他们学校发生过一起同学欺负同学的事件,“一名男同学和另一名男同学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吵了几句嘴,后来那名男同学就找了几个人把另一名男同学打伤了!”
刘晨回忆,这件事件发生后,很多同学都感到害怕。后来,几名参与打人的同学受到学校的处分后,这件事的影响才逐渐平息。
刘晨认为,校园暴力最严重的是会给受害者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我觉得,校园暴力影响很恶劣,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影响到受害同学的正常学习”。
商丘师院大一学生小杜也认为,校园暴力事件的确影响恶劣,甚至可以说令人深恶痛绝。
“我上小学的时候,曾经被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欺负过,他们有时推搡我几下,有时吓唬我几句……”小杜回忆说,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半年时间,“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做梦都是他们在欺负我!”
小杜说,最终,他因忍无可忍,把几个高年级同学欺负自己的事情告诉给了老师和父母,这件事情才得以终止,但这件事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
家长认为面对校园暴力应理性
家长不主张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事实上,学生家长一直比较关注校园暴力现象。
“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很重要的,甚至意味着一切!”学生家长彭泽良说,也正因为如此,家长是十分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的,“家长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为了啥?都是为了孩子的安全!”
如果自己的孩子遭遇校园暴力,家长又会怎么做呢?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学生家长。
这10位学生家长均称,如果孩子遭遇校园暴力,自己肯定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但应当理性。
“要是我的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我肯定会先问清楚具体原因。”学生家长韩玉生说,遇到这种情况,他会先和老师沟通,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解决问题。
学生家长马凤君说,如果孩子遭受了校园暴力,她也会先将情况如实反映到学校,必要的时候,她会建议学校通知对方家长,当面商量解决办法。
学生家长潘洪生说,要是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他会根据事件的大小采取解决措施,“要是不严重的话,我会通过学校进行解决,严重的话,我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比如报警!”
采访时,这10位学生家长均称,不主张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他们认为,如果处理方式不当的话,还有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校园暴力现象不容忽视
学校应当把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
“校园暴力现象不容忽视!”商丘启明心理咨询中心的陈明启认为,对于一些在学校时经历过校园暴力的家长,更为关注这一问题,而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都可能会因为暴力事件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生活。
陈明启认为,学校教育是促使个人逐步完成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可以把不适应社会的习惯改掉,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因此,也可以说,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简单化的社会,学生在学校学会遵守纪律,遵守时间,尊重师长,学会与同龄人相处,而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
学校和教师,面临着教学成绩与教育孩子心理成长的双重压力。而只培养出成绩好的学生,却没有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是一个好的学校,所以学校应当把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
既然校园暴力客观存在,那么受到伤害的孩子总会有的。作为家长,当孩子遭受校园暴力伤害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孩子身边,倾听孩子的心声,站到孩子的立场参与事件的解决,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获得自我心理修复的能量。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处理问题一定要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也让孩子通过这些经历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家长更不能鼓励孩子“以暴制暴”。
陈明启说,学校和教师应当具有公平处理问题的意识,不能压制和惩罚,以避免暴力问题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