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在岗王采访时,柘城县文史学者李树峰多次提及此处是革命老区,尤其是境内的济渎池村在新中国成立前更被称为“红色村落”,为柘城的革命战争和解放贡献了重要力量。柘城县民主政权首任县长、商丘市首任市长王飞霄即诞生于此。
济渎池村属岗王镇刘楼村委会,在村支书王木中的引领下,听他讲述着那段烽火弥漫岁月的故事,笔者以一种肃然起敬的姿态行走于村落之中。抗战时期,豫东部分县民运指导员曾在此聚会,伪第一军中共地下党支部迁至村中王飞霄家办公;解放战争时期,在此建立冀鲁豫区豫东工委会,中野前方临时指挥部设在村北,革命烈士李平埋葬于此等。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艰苦时代,先烈们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用鲜血染红了豫东大地,用生命推动着历史的进程。
时光总是被历史的长河带走,而记忆却永远铭记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如今硝烟散去,济渎池这方热土上的人们已是生活富裕、美满幸福,只有那桥下潺潺的惠济河水似乎在轻轻诉说着曾经的往事。人们在继续向着追求幸福的目标前行的同时,偶尔地驻足回首,缅怀往昔,不忘这片革命老区的历史,不忘那段英雄辈出的红色记忆。
中州王飞霄 肝胆硬如铁
在商丘的革命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王飞霄。抗战时期,他与敌人斗智斗勇,肝胆硬如铁。解放战争时期,他打入敌人内部,开展游击战争。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他蒙冤入狱,但忠诚不渝,永葆革命信念。
王飞霄,原名王腾云,1913年出生于柘城县济渎池村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王树桐是清末秀才,以教书为业。他从小随父读书,1926年入柘城高小学习,这时母亲病故,家境困难。1931年省立淮阳中学毕业后,经介绍到吉鸿昌部某连当文书。因不满国民党部队的作风,他不久返回老家务农。1935年年初在柘城谋得小职员工作。1936年任县立第二小学教员。同年秋,王飞霄发起成立读书会。读书会每周末聚会一天,交换心得,讨论时局,抨击时弊。
1936年,王飞霄任远襄联保主任,手中有十几条枪。1938年春,经张非垢介绍,王飞霄和柘城县的民运指导员取得联系。他以联保主任的身份,发动在村里写大标语,宣传全民抗日。6月初,柘城沦陷后,王飞霄带领十几人的游击队从远襄西行,由于没有斗争经验,游击队最终瓦解。8月初,他约定宋愉樵、张叔威、赵寅宾等共赴延安学习。8月底被编入抗大第六大队第一队,开赴洛川学习,聆听了毛泽东和朱德给学员做的抗战报告。报告会结束后,毛泽东在王飞霄的笔记本上写了“努力学习”“毛泽东”等几个潇洒的草体钢笔字(《王飞霄回忆录》)。11月,王飞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11月,王飞霄由延安抗大分校经西安辗转回到柘城老家。当年,王飞霄的一位亲戚在伪军张岚峰部下当炮兵营长。新四军派到商丘做地下工作的陈子良让王飞霄利用这一关系打入伪军内部,和他一起做策反工作。王飞霄欣然同意。进入伪军内部后,王飞霄开始接近张岚峰的部下伪18师师长杜新民,并赢得了杜的信任,最终促成杜新民的伪18师于1945年9月21日在永城县西酂城成功起义,史称“酂城起义”。作为隐蔽战线的工作者,王飞霄功不可没。
1941年,因王飞霄经常和杜新民见面聊天,引起了张岚峰大舅子张志得的不满,其身份已有暴露的危险。亲戚担心王飞霄的安全,便劝他离开部队。而就在王飞霄准备离开时,南京汪伪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招考政训员,他趁机去南京报名。对汪伪政府的卖国理论,王飞霄丝毫不感兴趣,因此还被罚扫过厕所。从南京结业时,学员互相询问家庭住址,有人让王飞霄签名,他就写下了“黄金如粪土,肝胆硬如铁”几个字,署名是“中州王飞霄”。“肝胆硬如铁”正是王飞霄同志在抗战中的真实写照。杜新民率部起义后,冀鲁豫区党组织又委派王振华协助王飞霄加强开展策反工作。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王飞霄继续留在张岚峰的部队开展策反工作,培养了一批团级军官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5月,冀鲁豫区党委决定成立豫东工委会,王飞霄任书记,工委会办公地址设在济渎池村,主要针对张岚峰部做工作。
1947年,王飞霄结束6年的地下工作,开始了在柘城县艰苦的游击斗争岁月。他任宁柘商工委会委员兼支队长,支队转战在柘、商、宁、睢地区剿匪,横扫土顽。在游击战中,王飞霄的爱人李平于代口战斗中负伤牺牲。在柘城当县长的两年间,王飞霄打了多次战斗,斗争极其残酷。“在柘城县这两年,我完成了党交给我的任务,无愧于心,无愧于党,无愧于柘城县人民,无愧于党对我的培养和信任。”在王飞霄的小儿子王霖之向笔者提供的其父亲生前所写的回忆录中,王飞霄这样写道。
1949年3月,建朱集市,王飞霄历任中共朱集市市委委员、朱集市市长、商丘市市长。任职初期,王飞霄带领群众发展生产,一心为建设家乡而努力。他和同志们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建成了发电厂、植物油厂、铁工厂、面粉厂、织布厂等。“我当市长期间,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建设商丘。”王飞霄的回忆录中如是写道。
1952年在“三反”“五反”运动中,王飞霄被迫害入狱。1958年任商丘县董千楼小学教师,1960年任谢集高中教师,1978年任商丘南郊高中教师。1983年6月,王飞霄彻底平反,离职休养。2010年1月12日,王飞霄与世长辞。
李平葬济渎 烈士永青春
在济渎池村东,有李平烈士墓。刘楼村支书王木中告诉笔者:“李平是王飞霄的妻子,也是革命同事,在1948年的代口战役中英勇牺牲,当时年仅20岁。”
李平原名李运妍,1928年出生在开封市。其父李鸿词是邮电工人,参加过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任过开封市邮电系统工会执行委员,在开封邮电系统颇有影响。李平于194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开封女师,在读书期间,中共开封市委地下负责人陈秀峰等向她传授进步思想,将她引上革命道路。是年,开封女师部分学生为反对当局对学生不平等待遇而掀起罢课风潮,李平是学生领袖之一。1947年1月中旬,中共党员王飞霄去开封城工部汇报工作,经陈秀峰介绍与李平相识,二人因有共同的志向和语言,便建立了感情。李平对将要到手的毕业文凭也不要了,经组织批准她和王飞霄在开封结婚,婚后毅然抛弃城市生活,离开父母,随丈夫回到柘城。2月,柘城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县大队也随之建立,王飞霄任柘城县县长兼大队队长,李平任县政府文书,随县委、县政府和县大队活动。她工作踏实,吃苦耐劳。县大队的战斗频繁,条件艰苦,生活上没有规律,有时一天吃不上一顿饭,她咬牙坚持。不论是白天黑夜,风雪阴雨长途行军,李平从不掉队。组织上为照顾她,行军时让她骑马,她把马让给有病体弱的同志骑。在宿营地,她向群众宣讲“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不负民族的众望,蒋介石打内战不得人心”,动员青壮年积极参加解放军。在军民联欢会上,李平用悦耳柔美的歌声,激励人们为彻底砸碎枷锁去战斗。
1947年11月,柘城县大队升为宁柘商支队,王飞霄任支队长,李平任支队文书。她随支队活动于宁柘边境。1948年1月27日夜,柘宁商支队从张桥移防代口宿营,凌晨被国民党新五军286团唐运奇营与土匪张作善、侯天霸部1000余人,从南、东、西三面包围。唐运奇部妄图消灭宁柘商支队。宁柘商支队队长王飞霄急令兵分两路向正西与西北方突围,翻寨墙,过海子。为了部队突围,李平虽然将近分娩,但她不顾自身安全,果断请求留下掩护。她和通讯员踏着没膝深的积雪,吃力地向村东佯装走去。她边走边向敌人射击,疯狂的敌人潮水般向她涌来,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她的头部,她告诉通讯员冲出去找支队,话没说完就闭上了双眼。部队安全突围了,但李平等1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据代口村83岁的退休教师郝金营介绍,当时李平牺牲的地点就在他家的田地中。郝金营还与79岁的原村支书金华、村民金永明一起,带领笔者到代口西北角的寨墙遗址王飞霄突围处进行了探访。李平牺牲后葬在丈夫故乡济渎池村村东,1987年,柘城县人民政府在李平烈士墓前立纪念碑。代口村宁柘商支队宿营地也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以保护。
沧桑王翔九 金融家尚明
济渎池村还有两人需要提及:饱经沧桑的王翔九和新中国金融史学者尚明。 王翔九,又名王鹏云,为王飞霄的长兄。他于1925年入冯玉祥部第二路学兵团当学兵文书。1930年蒋冯中原大战,冯部失败,王翔九回到柘城任县大队文书。1931年,他赴潢川入22路军吉鸿昌部军事政治学校,毕业后任181师副官。1933年5月,王翔九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北路军总指挥吉鸿昌将军的警卫二团副团长。1939年4月,经牛乾初介绍加入张岚峰部,历任张部警卫中队机枪营营长、特务团长、17师代师长。并在此期间受其二弟王飞霄影响,投身革命阵营,秘密展开地下工作,且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冬王翔九赴南京任中共京沪小组副组长,开展地下斗争。上海、南京解放后,经南京二野留守处介绍回商丘,任商丘市植物油厂副经理。1951年调任治淮指挥部供财科长。1952年春蒙冤入狱20多年,1975年释放回乡,并于1980年平反昭雪,恢复组织关系,在地区水利局离休。2001年病逝。
尚明,原名王登云,为王飞霄之三弟。1938年年初奔赴延安,走上了革命道路。从1941年开始一直从事金融工作,直接参与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和人民币的发行工作。1980年12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1982年任总行特邀顾问、党组成员,1983年兼任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公司董事长,1992年任国家金融发展教育基金会会长。2009年2月22日,尚明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作为金融领域的著名学者,被载入《世界金融名人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