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不进去?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在很多次与小记者外出的时候,与很多孩子谈过这个问题,大多的孩子都说,家长很烦,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根本就不了解自己,只是一味地“自认为”孩子需要,从而就按照家长自己的意愿给予孩子。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家长并不了解孩子。
其实很多家长都想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适得其反,很简单,想要了解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脾气”。这个“脾气”,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气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气质特点,这大都是遗传的,没有好坏之分,家长要做的是“接受”孩子的独特气质,然后根据他的特点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胆小的孩子——千万不要用激将法
胆小羞怯的孩子在接触陌生人时,第一反应往往会很羞怯、回避,对新事物接受慢,表现出胆小、孤僻。对待这一类型的孩子,千万不要用激将法,不要说“你胆子太小了!”从而激发他大胆点,这样是没有用的。
在我们外出与孩子互动时发现,你越激将这些孩子,越没有用,如果你想让孩子参与进来,反而是先让其他的同伴们玩起来,慢慢地,孩子们都会加入其中的,即使他们一定不想加入,也不要用责备的口气说他们,要给他们一点时间。而家长应该也是这样,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迈开这一步。
在外出活动时,很容易遇到突发情况,而遇到这些突发状况时,只要和孩子们沟通好,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孩子的适应能力往往令带队的老师吃惊,而相信如果家长能够在一些新情况发生的时候,给孩子提前说一下,适当地提醒下,不要突然让他面对,不要随便改变他的生活习惯,孩子会能跟上节奏的。但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及时鼓励,针对事件给予表扬。另外,也可以参加一些不显露自己,但能在大众面前表现的活动,比如小合唱、朗诵等等。
要学会欣赏孩子的气质,多从积极角度看,比如胆小羞怯的孩子,不容易冒险出事情,家长不用太担忧,青春期以后也不容易受不良习气的影响。
“多动症”孩子——精力太充沛也不是坏事
再比如,活泼好动型的孩子,似乎一刻都停不下来,而我们每次带队外出时,也总是会碰到很多好动的孩子,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同事们都吃不消,但慢慢地就会发现一些规律,也有一些应对的小技巧了。对这类的孩子,只要你好好地发挥其自身的能动性,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孩子好动,或许在家里极具“破坏性”,经常弄坏玩具,经常弄得自己浑身狼狈,很多家长都怀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这样的孩子,其实只是“精力充沛”,精力充沛不是坏事,但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定规矩,让他学会克制自己。同时,要提供给孩子足够空间让他消耗精力,做家务、体育锻炼都是很不错的选择。更综合的活动是让孩子参加某个运动俱乐部的活动,不单运动消耗精力,也能学会按照规则比赛。另外,这样的孩子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安静下来,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兴趣”。其实,根据孩子的不同气质,家长只要调整自己的教育风格,就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易分心的孩子——帮孩子找到兴趣
有一类容易分心的孩子很让家长头疼。而在外出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很多这样的孩子,带队老师在讲相关的注意事项,刚开始还好,如果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东瞅西望的,这些孩子的注意力总是不集中,集中起来的时间也短,做事拖拉,往往遇到此类的孩子,我们就会适可而止,不会说太多太长,只是点到即止。但据孩子们的反映,家长总是对他们分神唠唠叨叨的,很让他们反感。
容易分心的孩子其实也有好处,他们遇到伤心难过的事情,很容易被安慰,不会让家长觉得很崩溃。
家长在应对这类的孩子时,尽可能减少让他们分心的因素,比如在写作业时,尽量把玩具等不相关的东西撤光,避免干扰。同时,培养孩子的兴趣,对喜欢的事情,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很集中。蛙王菲尔普斯小时候就是个很容易分心的孩子,他的妈妈带着他尝试了很多,最后发现在游泳时,他能集中注意力很长时间。
暴躁或抑郁的孩子——家长要懂得调整孩子情绪
在平时与孩子们接触的时候,上一刻还好好的,下一刻就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或者不言不语,他们的反应非常富有“戏剧性气质”。
有些孩子脾气暴躁,大哭、摔东西、踢人等等,而有些孩子从不放声哭,像林黛玉一样,这是气质的两极。对待暴躁的孩子,家长回应时声音一定要平和,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并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看法。而对于抑郁的孩子,他们的负面情绪多,大人要多给他们调动积极情绪,让他们开朗起来。
敏感细心的孩子——千万不要当面批评
在某一个活动或者某一个互动的时刻,老师或者旁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往往会令敏感的孩子多想,这类孩子如果遇到大大咧咧的父母,就会有冲突。这类孩子能敏锐感知周围变化,很细心,观察能力很棒,如果引导的好,在音乐、美术方面能挖掘他们的潜质,他们通常也很善解人意,关心别人。但这类孩子也特别爱面子,承受力差,家长千万不要当面批评他,点到为止就好。
慢热的孩子——要帮孩子提前预热
慢热,这个词,不但是对孩子,对于大人也经常会如此,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总是不知道如何去加入、去与他们交流。
慢热的孩子在做事时没有大热的激情,但一旦进入状态,就会非常专心,沉浸其中。家长要注意,在做事情前,帮助孩子提前预热,而且注意,不要老和其他孩子比较,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会遭遇种种“成长的烦恼”,家长也在不断接受挑战。助力孩子击退成长中的种种“怪兽”,家长不仅需要勇气,也很需要智慧。一个合格家长不是与生俱来的,成为“智慧家长”更需要不断学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成长中不同的情况时,家长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应对状态,以便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