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这些均是校园网贷的标签。因为贷款门槛低,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大学生很容易被校园网贷所诱惑。
校园网贷看似“方便”,存在的隐患却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不能及时还上贷款,轻则因此背负信用污点;严重的话,还可能掉进“利滚利”的陷阱。当然,还有备受诟病的针对女大学生的“裸条”贷款。更有甚者,也有大学生因无法偿还高额贷款而自杀。
针对校园网贷监管,教育部和银监会两部委办公厅于今年4月13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理财专家也提醒广大大学生,平时应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消费应当理性,切勿掉进不良校园网贷的陷阱。
A校园网贷的诱惑
小林是商丘某高校的大三学生。和很多同学一样,小林对数码产品情有独钟。也因此,大二的时候小林网贷过5000元钱。
小林回忆称,他的家庭条件中等,上大一的时候父母给他花了3000多元钱买了一部手机。在他上大二的时候,他看中了一部新出的智能手机。
“刚开始,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买了一部,接着又陆续有几个同学也买了。”小林说,看着同学的新手机,他有点“眼红”,“我从心里觉得自己的手机过时了,想换一部”。
小林把自己的想法告知父母,但没有获得同意。
之后,在一次上网的时候,小林看到了一则有关针对在校大学生网络贷款的信息。
“说的是不需要啥担保,只需要我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等信息就可以了。”这条信息很有诱惑性,小林心动了。
小林算了一下,如果按贷款7个月来算,他省吃俭用的话,父母给的每个月的生活费可以还上贷款。
“后来,我直接申请了5000块钱的贷款,很快就批下来了。”小林说,他当即买了自己心仪的新款手机,“一个月还将近500元钱,总共7个月,我连续5个月都很顺利还上了,第六个月的时候,因为临近放寒假,生活费突然不够花了”。
就这样,到还款日期最后一天,小林还没有筹到足够的钱。这时,对方也打来了催要还款的电话,言语中很不客气。
在这种情况下,小林还没敢和父母打电话。他选择向一位亲戚求助,这位亲戚担心小林有什么意外,将此事告诉了小林的父母。得知小林贷款的事情后,小林的父母虽然很生气,但还是给小林汇了1000元钱,让他把剩余欠款全部还上。
这件事之后,小林再也没有动过网络贷款的念头。他说,尤其是前段时间,看到郑州一大学生因为无法偿还高额网络贷款,最终自杀的新闻后,自己“很后怕”。
B校园网贷,大学生都买什么
大学生缺乏固定收入,但校园网贷所宣称的“无利息以及无担保”等对大学生来说的确充满诱惑。那么,大学生用网络贷款都购买什么呢?
日前,腾讯公司曾针对不同地域的近8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过网络贷款行为的高校学生比例超过21%,没用过但有兴趣使用的占到近50%,按201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同比推断,约有近850万大学生使用过网络贷款,可见学生们的贷款需求何其旺盛!
此外,该调查还显示,62.2%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分期贷款购买数码设备,其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商品。而除了数码产品之外,旅游、衣物、餐饮等同样是大学生网络分期贷款的主要消费内容。但这些消费内容所占的比例远低于数码产品消费的比例。
那么,我市的大学生又是如何看待校园网贷的呢?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在校大学生。
综合走访情况来看,这20位在校大学生只有3人接触过网络贷款,且最高数额只有5000元。这3位大学生网络贷款后,两人用于购买手机,一人购买的是数码相机。
这3位大学生均表示,他们每个月的生活费可以用于还贷款。然而,记者询问他们是否会再次进行网贷,他们称“会考虑考虑”。
而剩余从未进行过网络贷款的在校大学生则表示,网络贷款还是有风险的,而他们是否贷款会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他们认为“没有偿还能力的话,贷款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C校园网贷的隐患
校园网贷真正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是在郑州某高校在校大学生郑某因在多家校园网贷平台欠下巨款后无力偿还,最终选择自杀一事发生之后。这一悲剧无疑令人心痛。
在此事发生不久之后,福建某大学的一在校大学生也使用10多位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自己却玩起了失踪,10多位同学却经常收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这两起事件虽然相对极端,但这也说明了校园网贷的隐患。
其实,校园网贷的隐患还有很多。就在这两起事件发生不久,媒体又曝出了女大学生“裸条”借款事件。这一事件被曝出后,校园网贷被口诛笔伐,深受诟病。
那么,什么是“裸条”贷款呢?据了解,在进行借款时,女大学生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当他们发生违约时,放贷人便会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学生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还款。
与此同时,“裸条”贷款也曝出了“催款十部曲”,即:一是给所有贷款学生群发QQ通知逾期;二是单独发短信;三是单独打电话;四是联系贷款学生室友;五是联系学生父母;六是再次联系,并警告学生本人;七是发送律师函;八是去学校找学生;九是在学校公共场合贴学生欠款的海报;十是群发短信给学生所有亲朋好友。而一般情况下,放贷人和学生父母联系是最见效的。
校园网贷的隐患是显而易见的,网贷的大学生轻则损失钱财,背负信用污点;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因此结束生命。
D大学生消费需理性
市区一银行的大堂经理李先生认为,校园网贷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尤其是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的今天,而大学生又和网络联系紧密。
李经理认为,校园网贷问题频出,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其平台审核存在一定的漏洞,比如,大学生仅提供身份证,甚至视频等就可以通过审核,而且甚至提出不需要抵押等。此外,一些网贷平台所称的“0利息”也是幌子。
“为何放贷人设置如此低的门槛,这也可以说明其存在着隐患。”李经理说,由于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再加上缺乏理财的理念,很容易掉进网贷的陷阱。
其实,有一点大学生也应该是了解的——“收益越大,风险越大”。然而,往往有一些大学生认为校园网贷就是“馅饼”,甚至认为其没有风险。另外,大学生网贷时,也忽略了自己没有固定收入这一事实。
因为缺乏风险意识,导致大学生对网贷的鉴别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一旦陷入网贷的陷阱,就很难抵抗其所带来的风险。
李经理提醒,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理财意识和理性消费意识。
E校园网贷监管在“收紧”
校园网贷问题频出,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先是今年4月13日,教育部和银监会两部委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该《通知》也被视为,在3月份跳楼事件发生后,最高层面迅速做出反应,并加强校园网贷监管的信号。
6月23日,“裸条”贷款事件被曝出后,教育部又提醒广大青年学生,要充分认识网络不良借贷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要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远离不良网贷行为。
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4部委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针对校园网贷特别增加了“对于借款人要具备与还款能力相匹配”的要求,以及投资者教育问题等“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
上述银行的李经理还提醒称,为避免掉进校园网贷的陷阱,大学生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以及支付宝等账号信息,还要谨慎充当贷款担保人,否则,将会承担贷款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