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化商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下一篇 4 2017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词中的商丘(七)
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主讲人

  刘万华,河南商城人,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浪漫的李白在商丘感伤,与之同游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又怎能幸免。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在商丘惺惺相惜,在最繁华的年代却给商丘留下了更多的悲情。与“诗仙”“诗圣”同游的高适也很郁闷,一向积极向上的他在商丘留下了一首首悲切的诗作,唯《同李司仓早春宴睢阳东亭》一诗春暖花开。

  《同李司仓早春宴睢阳东亭》

  春皋宜晚景,芳树杂流霞。

  莺燕知二月,池台称百花。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且莫催行骑,归时有月华。

  解析:此诗选自《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作者是大家熟悉的边塞诗人高适。以往很多人对高适的认识是这样的: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渤海(今属河北)人。但实际上,其长期寓居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

  此诗为天宝二年(743年)与睢阳郡吏周旋所作。司仓,即司仓参军事,州郡佐吏,掌仓廪、庖厨、财物等。李司仓,姓名无考。刘长卿有《睢阳赠李司仓》诗,当为同一人。高适作品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本诗紧扣东亭所见的早春景色,描绘出一幅秀丽优美的春景图,表现出诗人与李司仓闲适的心情。与其他宋城诸诗的悲凉之感不同,写得清丽动人,颇有情致。

  因为长期居住在商丘,高适留下了不少与商丘有关的作品。刘开扬笺注《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是高适诗较通行的版本。总体来看,高适关于商丘的作品仍然以失意主题为主。《别韦参军》是高适客游梁宋、落魄失意时所作。《旧唐书·高适传》:“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乞取给。”参军,是州郡掌书记一类的官职。韦参军,未详何人。诗歌描写了客居梁宋的困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与韦参军的知己之意。全诗风格悲壮,瘦劲清疏,言志言情中寓讽人之旨。

  《宋中十首》组诗约作于开元十年(722年)至十五年(727年)其客居于梁宋时期。高适自长安归梁宋后,心中甚为寂寞,往往托身畎亩,浪迹渔樵,或者是漫游梁宋古迹,怀古伤今。这组诗借歌咏宋中古迹,以示诗人之推崇“德”“仁”,反对杀伐的政治主张,亦将自己之苍黄失路、有志难展的悲伤和盘托出,因此诗中多以“寂寞”“悲风”“穷秋”“悲且歌”“伤吾衷”等语出之,悲慨苍凉之气笼罩全篇。

  《宋中别司功叔各赋一物得商丘》作于客居梁宋后期,时在开元末年。司功,即司功参军事,州郡佐吏,掌官员、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表疏、丧葬等事。高适官居此职的叔叔,名字未详。“商丘试一望”一句中的“商丘”非现今之商丘,而是古邑名,在今商丘县南。相传阏伯始居此,商人因之,汤自此迁亳,周时为宋国都城。此诗为送别在宋州做司功参军事的高姓叔叔的诗,送别之感伤与诗人潦倒的郁闷,在秋景、废墟的映衬下,愈加显示了诗人的抑郁感伤。

  《酬鸿胪裴主薄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诗作于天宝初年客居梁宋后期,为酬谢鸿胪寺主簿裴某之诗而作。鸿胪寺,官职,掌宾客及凶仪之事。主簿,从七品上。睢阳,原宋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宋州为睢阳郡,治所在宋城县(今商丘古城南)。诗中描写了睢阳一带的古迹及山川风物,慨想古今,虽有些许悲凉,但篇末拍拭羽翮、随鸿鹄轻举高飞,亦洋溢着博取功名激昂情怀。

  天宝元年(742年)或二年冬,高适客居睢阳郡时创作《奉酬睢阳李太守》。李太守,即李少康,独孤及《毗陵集》卷八《唐故睢阳太守赠秘书监李公神道碑》:“公讳少康……元宗后元年(天宝元年)改宋州为睢阳郡,命公为太守……天不惠宋,乃崇降疠疾,三年春赐告归洛阳,是岁十二月丙午薨,春秋六十有四。”前40句叙李少康的世系、宠遇与为官之德政;次16句则写睢阳时景及太守的重贤好施;末12句自叙本志——在于江海,暗寓不得志的境况。此诗与《信安王幕府诗》均为高适五言长律的代表作。

  《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

  解析:“八关斋”为商丘名胜之一,其全称为《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作者为唐代名臣颜真卿。对于颜真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不再累述其生平,只说其人正色立朝,刚正不阿,为世所称;工书,笔力道婉,世称颜字。颜真卿著作收入《颜鲁公集》,清人黄本骥编《颜真卿集》(凌家民点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本诗选自《全唐文新编》卷338。

  此文是颜真卿应邀为宋州八关斋会而撰写的。大历七年(772年)四月,战功卓著的汴宋节度使田神功得热疾,睢阳郡人建议在开元寺举行八关斋会,为田神功祈福,以感谢其解救睢阳危难。宋州刺史徐向出俸钱三十万于五月八日首社八关斋会,随后地方官员及士绅接续斋会。颜真卿应邀而来,满怀激情,纵笔写下此文,叙述了八关斋会设置的缘由、田神功的功德以及州官士绅为田神功禳祈去灾的种种活动,并且亲笔书写,勒石于睢阳南门外开元寺中。

  石为8面石幢,每面5行,共37行,行28字。会昌中(841—846年),石幢被毁。大中三年(849年),郡守崔倬重立。“文革”时,再次被毁,石幢被砸为三截,上部3/4今存古城南八关斋内。此碑书法雄伟刚劲,体方笔圆,行笔兼有篆隶笔意,不仅是研究颜真卿书法艺术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唐代商丘文化的重要史料。

  《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解析:杜甫33岁时在洛阳遇到刚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建立了千古传颂的友谊,两人同游大梁、宋州。遇高适,三人酣饮纵游,慷慨怀古。上次已经讲过“诗仙”李白的作品,这次一起看看“诗圣”杜甫在商丘的诗作。

  杜甫作品以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反映了唐朝盛极而衰的社会巨变,被誉为“诗史”。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是杜诗集大成的注本,较通行。本诗便选自《杜诗详注》卷一。

  此诗约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八月,为与李白、高适同游梁宋时作品。此诗前8句自叙厌恶都市而羡慕山林生活,后4句赠李白,欲偕隐梁宋以遂初志。表现了两人同为失意漫游而又惺惺相惜,同病相怜。

  《杜集》中的《遣怀》《昔游》两诗是对此行的追忆。《昔游》写于大历元年(766年),诗人流落夔州,追忆昔日同高适、李白梁宋之游的情景。诗中“单父台”即宓子贱琴台。宓子贱,为孔子学生,曾作单父宰,鸣琴而治,后人思之,因此称其台琴台,在今山东单县,唐时属宋州。诗中也写到往昔开元盛世的景象和如今国事混乱的情景,颇多感伤色彩与忧国忧民的情绪。《遣怀》写于大历元年,同为追忆旧游之作,可看作是《昔游》的姊妹篇。诗中描绘了开元盛世期间宋州都会的雄壮繁华、人物的殷盛、交通的便利和任侠好施的风俗,也表现了伤悼亡友、羁旅托孤的深厚友谊。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