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夕阳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下一篇 4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旬老人当村邮 读书看报乐悠悠
屈效东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算到今年年底,宁陵县阳驿乡潘集村年逾七旬的于吉清已当村邮官三个年头了。三年来,他每日从乡投递员手中接过本村所订的报纸,然后投送下去,他虽白尽义务干了1000多日,可天天能读书看报的他心里乐悠悠的。2015年,于吉清在外工作的儿子给好看报的老父亲订了一份《商丘日报》,他为能及时接到报纸就向投递员要求说:“俺村委和村小学及几户人家都订着报刊,你以后就天天把报刊送到我家,我来中转给各订户!”投递员知道老于当过村干部,现又是乡人大代表,相信他会干好此工作,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投递员每日送来的报纸有《商丘日报》《京九晚报》,还有《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科技报》及《老人春秋》等。于吉清见了这些报刊如同见了宝,他接过之后就翻看阅读,使他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上各类信息。

  今年10月26日,《商丘日报》登出《潘集小学的“玉梅”奖学金》一文,于吉清拿到报纸就把它镶在村里的阅报栏里,便招来不少人来观看,大家还说这篇文章写得实写得好。于吉清听后也说:“报刊杂志有独特的社会作用,我作为人大代表应用报上的好文章来鼓舞人,教育人,让群众找准方向,阔步前进。”在场的人听老于这样讲,都说他当三年的“村邮官”阅读了恁多的报刊,思想觉悟又提高了,日子过得更充实了。

  梁园一景赭霞台

  赵子敬

  归德府的“七台八景”之一的赭霞台,位于商丘市示范区中州办事处的朱台村后,笔者有幸游览到此。据庙院管理处的人介绍,此台是西汉梁孝王刘武所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刘武曾与司马相如、邹阳等文人骚客登台纳凉,品茗下棋,吟诗作赋,曾赋有“身在瑶池映赭霞,紫气东来照孤家”。因此得名“赭霞台”。

  通道直至台前古色苍老的三间门楼,门上有一匾额上书“梁园一景”四个金黄大字。中间是过道,进大门就看到一栋小房,房前设香炉拜垫。再往后就是被苍劲郁葱的松拍所笼照的48层台阶,沿台阶而上直达台顶。看到这荫葱遮盖的台阶,就会给人们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感觉。登上台阶,又现一古朴门楼,楼上悬匾上书“赭霞台”三个锍金大字。走进门楼,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典雅的三间坐北朝南的大殿,东西两厢各有配房三间,院中还有一座“火池神楼”,神楼两侧是一副苍劲有力的楷书对联:“统驭群灵端紫极,细缊直宰肇元功。”三间大殿正中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东猴王,西王母。大殿东西两边各有一间配殿,东配殿供奉的是文武财神,西配殿供奉的是佛祖,西墙上还挂着72神位画像。院里还有一石盘盖着的古洞,据管事的人说,此洞不知有多深,深不可测,曾用线锥往下探过,放了很长的线也没到底,最后放弃。

  赭霞台历史悠久,建筑独特,整个建筑庄严古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给千年古寺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