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张笑脸颂党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权篇(8)李玉生:脱贫致富好如意
文/京九晚报全媒体记者 贾若晨 刁志远 闫鹏亮 图/京九晚报全媒体记者 魏文慧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看,我家的鹅大不大?”
  记者在采访李玉生

  “玉生,啥时候再把地里的草给薅了?”10月13日下午,看见李玉生,相熟的村民用开玩笑的语气打着招呼。“不薅了,有花生秧了。”54岁的李玉生笑着回应。一来一回,熟人之间又玩了一次“薅草”的“梗”。从今年3月份开始养鹅,“薅草”就成了民权县花园乡魏庄村村民李玉生与熟人间绕不开的“梗”。

  为了饲养自己的千只肉鹅,今年,李玉生又拿起了闲置多年的镰刀,开始在村前村后四处出击,收割青草。别管谁家的地,只要是无用的杂草,打声招呼他就大捆大捆地收割。从日出到傍晚,前几个月里李玉生每天大半的时间都在和青草“较劲”。一天少则四五三轮车,多则十四五三轮车,满车他就赶紧运回家生怕耽误了肉鹅长膘。熟人总逗他:“你这鬼子进村是咋,都给薅干净了。薅恁多草,腰不疼了?”李玉生则是笑着搭腔:“嗯,想挣钱能怕腰疼不?”

  腰疼是李玉生的老毛病。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腰部疼痛,他年纪轻轻就不能再干重活了。加上妻子有心脏病,李玉生一家算是没有了外出务工的机会,只能守着4亩多地过日子。看病、孩子上学、……孩子越来越大,花销越来越多,李玉生家的生活越过越差。2013年,李玉生成了村里的贫困户。为了改变境况,李玉生两口子也在努力想方设法多挣钱。加上扶贫政策的持续帮扶,2016年李玉生一家算是脱了贫。

  虽然脱了贫,但李玉生家的经济条件距离富裕还有段距离。为过上好日子,李玉生也在动脑筋,可想来想去总也想不出个门路。“咱这没文化不行,没思路,想得脑子疼也想不出个好法。”对于饲养肉鹅这个思路,李玉生把功劳归在驻村第一书记、民权县公安局花园派出所副所长张洪轩的身上,“都是张书记给出的点子,他网上找的法!”

  脱贫不脱政策,自2018年成为驻村第一书记开始,张洪轩就在为李玉生一家的致富费脑筋。“他们不能干重活,抗风险能力也差,得选个好项目才行。”张洪轩说,为选项目他把大量休息时间用在信息查询上,最终选择肉鹅养殖这个项目。选好项目,张洪轩又联系好了销路和防疫;在民权县公安局扶贫养殖基地里给李玉生选了块能建两个养殖大棚的地方;接着帮助李玉生通过金融扶贫申请了5万元小额贷款作为启动资金;最后拍着胸脯保证“赚了算你的,赔了算我的”,坚定了李玉生的信心。

  今年3月,李玉生两个养殖大棚落成,1000只鹅苗全部到位。张洪轩、李玉生两人商量后选择了纯天然的养殖方法,不使用人工饲料,只选用豆粕、青草、麸子这类天然饲料,把肉鹅75天的出栏时间延长到半年以上,以保证品质。从这时起,李玉生开始了疯狂割草的生活。

  “这个好,上谁家地里薅草人家都愿意。养出来的鹅肉好吃,价格比市场价还高一倍。鹅粪上地,地里的玉米、花生长得好。”“收了玉米就不薅草了,花生秧、玉米都能喂。”不经意间,李玉生实现了循环经济,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短短几个月时间,李玉生已有了超万元的收入。“这才卖400多只,都卖完了今年肯定能挣两万。”李玉生信心很足。

  传统文化里,因为“鹅”与“我”谐音,大白鹅便有了“我如意”(“鹅如意”)的美好寓意。如今的李玉生日子也是越来越如意,越过越顺心。“前几天张书记还和我商量,说明年分批养,错开时间,不再一次上1000只,这样上市期分开,利润更大。”说起未来,李玉生充满了期待。

  帮扶感言

  帮扶人:

  驻村第一书记、民权县公安局花园派出所副所长 张洪轩

  脱贫攻坚工作在于求真务实,要从根本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前提就是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因地制宜找对门路精准发力,坚持不懈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群众要脱贫靠的是党建引领,抓党建促脱贫,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采取让有能力想干事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人去致富。

  魏庄村坚持发展产业,以产业为支撑,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产业,使群众有持续可靠的收入来源,才能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不发生返贫现象。山羊养殖、肉鹅养殖的成功更加激发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接下来我将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链接

  魏庄村概况

  魏庄村距离花园乡政府2.5公里,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818户2522人,耕地面积2674亩,正式党员57名、预备党员1名。

  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48人,其中因病致贫26户58人、因缺资金致贫2户8人、因缺技术致贫12户32人、因残致贫14户40人、因缺劳力致贫8户10人。预计今年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

  魏庄村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推出、因户施策。为因病致贫户全部办理慢性病门诊卡,使其得到基本医疗保障;为缺技术户进行农业技术和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为因残致贫户办理残疾证,使其享受国家补贴,有了基本生活保障;为缺资金户申请小额贷款,使每户增加分红收入3000元。

  同时,为激发贫困户内发动力,魏庄村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每月一次谈心会促使贫困户树立主人翁意识;通过发放赡养奖补、种植奖补、务工奖补,以典型引路的方式引导贫苦户树立“勤劳致富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氛围,帮助贫困户提高自身“造血”能力,走上致富之路。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