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丘大地流传着一种古老而又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庆丰花鼓舞。
庆丰花鼓舞是在丰收之后、农闲时节人们庆祝丰收、祈盼幸福、平安所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在商丘市梁园区李庄乡黄河故道一带广为流传,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据花鼓舞代表性传人赵明亮等人介绍,当时李庄乡侯庄村村民周凤潜因家境贫寒,为谋生计,冲破阻碍,外出学艺,经过五年的刻苦学习,学成归来,创建了花鼓舞团,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二百多年来,花鼓舞团经常穿梭于豫、鲁、苏、皖交界地区,活跃于民间。由于其阵容规模强大,技巧难度高,节目内容丰富,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花鼓舞团迅速发展壮大。鼎盛时期,该团演员达50多人,并涌现出了周永元、周永茂、王永义、周文曾、周俊志、赵明亮等一代代优秀传承人。在其传承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是几经沧桑,经受了很多磨难。在1942年抗战期间的一次演出中,日本鬼子看到演出后,误把扮演彩女的小伙子当成花姑娘,欲行不轨,发现是个男子,被日本鬼子痛打了一顿,险些被鬼子用刺刀挑死,为了大家的安全,花鼓舞团自此解散。日本投降后,为庆祝抗战胜利,花鼓舞团重新组建演出,并一直活跃于民间。花鼓舞表演一般有30余人参加。其中包括12-16名男扮角色和12-16名女扮角色(全部由男性扮演),锣鼓乐手6人,男角色主要完成舞翎子(表演的总指挥,所有节目的表演都由他来指挥完成)、跟头开场、顶花、麒麟送子和娃娃山底座的表演。女角色则手执彩扇,身穿彩衣,随锣鼓节奏而舞。同时,还要完成“顶花”和“娃娃山”等节目的技巧动作表演。
花鼓舞演出一般都是围场而舞,四周用多面彩旗围出场地。整场舞蹈在两名翎子手的指挥串演中,通过翎子的转、甩、抛、送、引等舞蹈动作,相继指挥完成:顶花、麒麟送子、大游场、雄狮摆尾、狮子滚绣球、大开门、娃娃山、打花鼓、莲花盛开、仙女过桥、仙女望月、蝎子倒爬墙、打花、花龙摆尾、仙女滚球、猛虎出洞、二马分鬃、老汉推车、老汉送女、彩婆挖笊篱、大翻跟头等二十多个舞蹈节目。在这些节目的表演中,主要通过演员们纵横交错的队形转换、圆场、小跳等基本步法和大劈叉、倒立行走、顶上表演、高台跟头以及翻、滚、扑、跌、摔等技巧动作来完成。其中,以“顶花”“娃娃山”“大翻跟头”“麒麟送子”“彩婆挖笊篱”表演最为精彩。“娃娃山”是由一名男扮角色顶起5名彩娃,旋转数周,“顶花”则由4名彩娃单腿立于4人肩上穿插圆场,在顶上表演;“麒麟送子”为4人肩扛麒麟,2名彩娃在麒麟上做空中表演,然后从高台翻下;而“彩婆挖笊篱”则由一名男子装扮成彩婆形象,手执笊篱,和翎子手交流穿插,通过彩婆幽默滑稽的即兴表演和翻、滚等技巧性动作而深受观众的欢迎。
花鼓舞的伴奏乐器为大鼓、筛锣、大锣、大钗、小锣、小钗等。
花鼓舞自创立以来,受本地区的社会历史生活、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和豫东人倔强、敦厚、善良性格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征。
一、节目形式多样,观赏性强。花鼓舞表演中综合进了多种表演元素,在“娃娃山”“顶花”“麒麟送子”中就揉进了很多民间杂技技巧。演员的化妆和服装则体现了戏曲的特点。而在“老汉推车”、“老汉送女”和“彩婆挖笊篱”中,又能见到角色反串所带来的喜剧色彩。
二、舞蹈表演动作粗犷、奔放、热烈、朴实、诙谐、幽默。在舞蹈中,“翎子舞”“大翻跟头”“猛虎出洞”“顶花”等节目动作质朴豪迈,刚劲挺拔;而在“莲花盛开”“仙女望月”“仙女过桥”中的旦角则舞步轻盈,泼辣大方,“彩婆挖笊篱”中的彩婆则是闹而不乱,表情丰富,俏而不荡,活跃着整个舞蹈的气氛。
三、表演形式灵活多样。花鼓舞的表演节目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可根据表演的时间要求和场合变化来完成表演,既可以在固定的场所围场而舞,又可以沿街游动表演。
花鼓舞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它承载着当地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情感,对于研究当地社会的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通过文化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帮助和辅导,又吸收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演员,并对花鼓舞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和编排,使花鼓舞焕发了新的艺术青春。
2009年6月,庆丰花鼓舞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邢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