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寺坐落在华顶山麓,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被中、日两国佛教奉为发祥地,能到那里寻幽觅古自是别有一番情趣。暮春时节,春雨多少有点夏季的激越,我们住在天台宾馆,国清寺与宾馆一溪之隔,因多日的雨水,小溪水声潺潺,好似一曲古典名曲,飘绕不散。雨水小时,我步入寺内,暮春的凉意让寺内更见幽静恬然,笼罩着一份挥洒不去的悠远与沧桑。在这千年古刹里悄然漫步,让人感到神清气闲,或许这就是国清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精华吧。青山绿水闻溪语,古松曲径觅禅意。这一句含禅的佛语足以让一切浮躁和喧嚣消解而去,一片质朴的净土足让一种安静和玄想飘逸而至。
国清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建的国清寺寺址在现在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唐会昌中年(约845年),原寺毁于火,旋即重建。唐大中五年(851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寺后石壁上题写的“大中国清之寺”六个大字摩崖石主刻,至今仍清晰可辨。从唐大中朝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间,国清寺几度或毁于兵火,或摧于风暴,但都是屡毁屡建。每次重修,寺宇规模都有所发展,位置也越来越往下移至山麓平旷地带。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国清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修,这就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国清寺。
名寺出名僧,名僧多名语。当年一行禅师在国清寺拜师学算创立了密宗,著名的济公和尚也是在此地出家修行,更有丰干、寒山、拾得三位高僧曾在此修行过。寒山与拾得均是唐代贞观年间的著名诗僧。寒山长住于浙江天台山寒岩幽窟中,因其姓氏不详,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苏州的寒山寺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拾得传说十岁时被弃于路旁,为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拾来,此后一直留在国清寺中为僧,故名“拾得”。寒山、拾得与丰干禅师三者皆隐栖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又称“天台三圣”。 寒山举止怪诞,经常戴着桦树皮编的帽子,穿着破衣,拖着木屐,游戏于山林间。或独言独笑,或望空谩骂,如疯似颠。其诗颇有乐府民歌特色,时而白描众生百态,或讥讽时弊,或阐发佛意。其警世诗朴直平易,隐逸诗淡泊飘逸,山居诗闲适疏野,讽喻诗悲慨直接。最好的当数他写的佛家劝世诗。让人参悟诗人意在言外的禅趣禅意,从而获得如寒山拾得一般的欢喜、超脱和自在。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在这个清幽的古寺内我因为寒山问拾得的两句对话,感悟到人生的应对之谛,进而怀有一种超然的佛意,在寺内一个大殿的墙壁上记下了两位高僧的超凡脱俗的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问得好,拾得答得妙。好在揭示一个人生的命题,妙在阐释了一个为人的境界。虽是佛语,却有哲理,寒山与拾得的这次对话,在我国佛教历史上灿若珠玑。
寒山、拾得不为世事缠缚,洒脱自在,其处世秘诀确实高人一等。其机智的问答和博大的胸怀,让人领略到一种人生的豁达和超然。在我们滔滔的文化长河里,能不时激起思想浪花的往往不是那些身处喧嚣的俗人,而多是那些与尘世保持一定距离的隐者,正因为他们保持的这种距离,才使他们更多了一些超然的眼光,惟其这样,才让他们对生活和人生看得更透彻更深邃。
我们生活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往往不能一帆风顺,因为一些生活的挫折而生出那么多的怨气,以至于遮蔽了我们行走的心志,扭曲了我们生存的态度,以至于让我们因为一些小恩小怨而耿耿于怀,变得心胸狭小,小肚鸡肠,宽容之心的缺失让我们变得英雄气短。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庄子所宣扬的“清净无为论”中的“少私寡欲,不去争斗”,很明显,这是一种救人的、寻求个人解脱的学说,而不是一种救世的学说。但对人的修行来说,“少私寡欲,不去争斗”的确能给人以极大的解脱。多些豁达,多些超然,多些大度,多些洒脱,少些狭隘,少些偏激,少些抱怨,少些气短,动不动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怒火中烧,因为一些小利益而斤斤计较,因为一些小得失而怨气冲天,我们能不浮躁庸俗吗?“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种处世方法,既不明争,也不暗斗,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自己的路,谁笑在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者。
我回来后又查阅了一些文字资料,他们的对话不止这两句,下面的可能是后人以其前两句的对话之意而穿凿繁衍而成的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事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事秘诀。”
这些回答就多少显得有点庸俗了。凡事有个度的问题,我们在把握其精髓和积极的一面时,亦要摈弃那些不现实的颓废庸俗的地方。把握这个度就要坚持一分为二地来看两人的对话,汲取积极向上的一面,摈弃庸俗的一面。我觉得好的哲语是可以点亮人的心灵,让那些积极的人性之光焕发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