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区王女士近几个月经常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多次就诊、检查,也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最后被诊断为功能性胃肠病。近年来,临床上像王女士这样的功能性胃肠病人不断增多,请大夫谈谈功能性胃肠病方面的知识?
1.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但缺乏器质性疾病(如胃炎、肠炎等)或其他证据的一组疾病,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达到23.5%~74%。在胃肠门诊中,约42%~61%功能性胃肠病。部分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常表现为焦虑、抑郁和烦闷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性胃肠病,现在发病率越来越高了,而且患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其实这种病跟现代人的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精神负担重有很大的关系,这类患者一般都有上腹痛、闷胀、嗳气、泛酸、烧心、厌食,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还腹泻与便秘交替“进攻”,让人苦不堪言,不少患者还伴有失眠、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但经过胃肠镜、X光胃肠造影以及相应的化验检查又查不出器质性毛病,但消化道症状却实实在在地存在。医生们通常把它叫做功能性胃肠病,以胃症状为主者叫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肠道症状为主的称肠易激综合征,分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想便时,迟迟解不下,腹部肿胀疼痛、肠道痉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便稀,一天排便三次以上,有时,自己控制不了。
2.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特点是什么?
功能性胃肠病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病程缓慢,女性病人多于男性,尤以白领阶层居多,喜爱运动的人群中发病很少。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长达几个月到数年,甚至数十年,患者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许多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失眠、健忘、神经过敏、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与部分患者有“恐癌”心理有关。
3.功能性胃肠病如何诊断?
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为主,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和发热,系统检查仅发现腹部压痛。多次粪常规及培养均阴性(至少3次),粪潜血试验阴性。X 线钡剂灌肠无相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现象。内镜检查正常或排除了食管炎、溃疡、糜烂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可表现为轻、中度浅表性胃炎。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实验室、B超及X线检查排除了肝、胆、胰等器质性病变。无糖尿病、神经肌肉病等。纤维结肠镜检查部分患者肠运动亢进,无明显黏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
4.功能性胃肠病怎样治疗?
功能性胃肠病关键是调养,用药为辅,针对病因纠正激发因素。而且治疗因人而异,身心兼治,使用消化专科药物治疗包括胃肠道动力药物 ,胃肠道黏膜保护药物,止泻药物,促排便药物。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除思想顾虑,建立和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辅以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第二,请心理医师共同参与制订治疗方案。
第三,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劳逸结合,分散注意力。
第四,避免粗糙、油腻、刺激性食物;忌用冷饮,少食多餐,避免烟酒和咖啡等;作息规律化。
第五,学会自我放松,也可以接受松弛疗法、音乐疗法、催眠疗法治疗。
特别注意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要注重预防, 主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粗粮,早晨起床后要适量喝水,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即便排不出大便也要定时蹲便,以形成条件反射;另外经常做腹部按摩操、多运动、保持乐观情绪等均可改善病情。
张玉文,市第四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毕业于洛阳医专临床医学专业,对内科常见病、胃肠疾病、肝胆胰腺疾病能熟练诊治,开展消化科疾病的内镜下治疗。现为中华医学会商丘分会消化专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