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商丘水资源匮乏,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主要标志。商丘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出农机装备大型化、农机服务专业化、农机技术集成化、农机作业市场化的发展态势,为商丘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农业机械装备和技术支撑;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对推动农业振兴、工业发展、农民致富、民生改善的多功能性日益显现;大力实施农田防护林、防沙治沙、生态廊道、村镇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推动了商丘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商丘,一个农业大市,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产丰收,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和“红旗渠精神杯”等多项荣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近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搞好粮食生产放在首位,把加强基础农业设施作为重要保障,把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作为基本取向,高度重视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中壮大二、三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加快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步伐,形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共同支撑的良好局面,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强化现代农业水利支撑
商丘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280立方米,亩均240立方米,分别不足全省和全国的2/3和1/8,属重度缺水地区。
我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水利放到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使全市水利建设年年有发展。我市抓住“河南省利用银行贷款发展平原井灌项目”机遇,5年来,共新打配机电井47323眼,完成机井投资45776.67万元。
引黄供水工程自1992年冬开工、1994年开始引水以来,累计引进黄河水30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600万亩次。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污染区饮水安全项目等,建成一批集中供水工程,有效解决了群众吃水不安全问题。完成《中小河流近期治理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平原洼地治理规划》等,总规划投资约50亿元。
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夯实了工农业基础,保障了粮食安全,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服务现代农业建设
近年来,我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农业机械化实现了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2008年,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9%,比2003年提高了16.7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总体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67.62万千瓦,居全省第一位。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72万台,比2003年增加0.84万台,增长95.5%。联合收割机由2003年的0.68万台发展到1.32万台;全市小麦生产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9%、98%,基本实现了机械化。2008年全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户达47.65万个,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从业人员达69.4万人,全年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总收入达16.67亿元。
坚持开拓创新,努力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意见》等,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利益。2004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到2008年底,全市共落实中央、省、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334万元,共补贴各类农机具5888台,受益农户4235户。2009年我市已争取第一批中央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335万元,目前已全部落实到位。
坚持全面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13个。统筹兼顾,做好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政策扶持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农业机械作业、销售、维修三大市场,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加强公共服务和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生产。
突出地方特色 加快畜牧业发展
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养殖小区已达346个,小区内总户数达9600户,养殖小区共存栏畜禽1180万头(只),年出栏畜禽达900万头(只)。肉鸡、蛋鸡、瘦肉型猪的规模养殖比例均达95%以上。
在巩固优质生猪、肉牛、肉羊、蛋肉禽、奶源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地方品种保护及开发力度,全市建立改良站点230个;对获得国家、省级品牌的政府给予奖励扶持;投资220万元,建立了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在注重内销的同时,加强对外销售。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把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作为拉动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措施来抓,着力建设有特色、有规模的畜产品加工群体。目前,全市市级以上畜产品龙头企业40家,2008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139亿元,投资1143万元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建设林业生态市 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我市现有活立木2.9亿株,木材蓄积量2115万立方米,林木绿化率28.6%,所辖9县(市、区)全部达到河南省县级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先后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典型示范区”等称号。
2008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48.16亿元,全市木材加工企业391家,实现加工增值6亿多元,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达 300多亿元,社会效益总价值达14.4亿元。
始终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善农业生态条件、提高农林业抗灾减灾能力的有效手段,适地适树,全市农田林网间作控制率达到了96%以上,村庄森林覆盖率已达60%以上。
大力推广农田林网和农桐间作等,加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营造防风固沙林,引进推广林果新品种50余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30多项,工程造林良种使用率80%以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达到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