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人指的是无梦、无痛、无趣、麻木和迷失自我的一代,人们通常把橡皮化程度直接跟财富程度划上等号。
富裕群体更易“橡皮”化
“橡皮农民工确实存在。但是,橡皮人更多的是说一个人没有想法,是精神层面,并不意味着贫穷就一定没有想法,富裕就一定会有想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发现,仅就农民工群体而言,“农一代”与“农二代”的人生理想有着天壤之别。“农一代”进城最大的想法就是赚钱回家盖大房、娶老婆、生孩子,“农二代”很少有人想过要回家,他们宁愿待在城里,即使回,也是回县城买楼房、开小店。
相比农民工、“蚁族”而言,“富二代”和“官二代”成为橡皮人的可能性更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廉思表示,他们直接从父辈那里继承优越的条件和资源,当一切来得太容易时,你很可能会无所谓。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人生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想:我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要做父亲正在辛辛苦苦干的事?我不喜欢,我为什么要继承?如果我不快乐,为什么非要把它绑在自己身上?
破解之路仍艰难
“橡皮人的出现反映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迷失,我们是正在经历迷失的一代,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在被选择,是在被时代推着走,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去往何处。”廉思认为,“目前大多数中国人都心怀梦想,但由于我们的教育往往脱离现实,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都是很高很远的梦想,一旦进入社会后,就会发现这些高远的梦想与现实相差很大,强烈的反差反而会让人回归到原点,去寻找人本性中最初级的欲望,比如金钱、名利、权力。这也是整个社会梦想都是暴富梦、明星梦和权力梦的原因。”
于建嵘则表示,“橡皮中国”的破解之道是一条艰难之路,“西方社会依靠一批成为思想家的贵族来修正前路,而在中国,富人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才能成长为贵族,思想的私有度,使得他们很难把生活的优越性转化为思想穿透力。”
(来源:《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