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秋之韵:古城·新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秘面纱 即将撩开
——华商文化广场三期工程建设掠影
本报记者 王正阳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0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开幕已经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作为主会场的所在地,华商文化广场的建设备受瞩目。经过三期的升级与改造,如今的华商文化广场将会以怎样的面貌来迎接八方宾朋呢?昨日,记者跟随商丘古城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张卫东一起,提前饱览了华商文化广场的新貌,揭开了三期工程神秘的面纱。

  三商之门、富商大道、万商广场、王亥塑像……曾经的华商文化广场,每一景,每一物,每一尊雕像,甚至每一件设施无不涵盖着一个“商”字。全新出炉的华商文化广场,是否依然如此呢?

  刚从大门走入,就看见摆放着一连串火红的灯笼,上面简单的几个字就让人平添了几分喜庆与亲切之感。“粤商、闽商、港商、豫商、浙商、晋商……”相信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华商都会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紧接着,映入眼帘的就是左右两艘金光闪闪的大船。整个船长16米,船体造型流畅,船前的龙头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船帆的顶部还雕刻有“玄鸟生商”的图案,不禁让人想起在商海中遨游哪能不经过千锤百炼?

  踏着富商大道,迈入万商广场。放眼望去,整个商祖拜谒大典的主会场气势恢弘,尤其是在王亥像两旁的两棵金灿灿的大树,格外引人注目。张卫东告诉记者,东侧的树名为“发财树”、西侧的树名为“平安树”,寓意着每一位到来的华商财源滚滚、一生平安。

  走过阙门、风雨桥,来到商祖殿前,这时,便可以亲眼观赏触摸到三期工程的最大亮点——华商先贤馆、华商名人馆。两馆与商祖殿格调相承,明显比单一的商祖殿看起来更显厚重和庄严。

  为何要建造华商先贤馆与华商名人馆呢?这其中究竟蕴含着什么用意呢?张卫东介绍说:“这两个展馆建设的目的在于要展示成功商人们的用人之道、经营之道、为人之道,根据年代的不同设立华商先贤馆和华商名人馆。华商先贤馆内供奉的有计然、范蠡、子贡、弦高、白圭、吕不韦、巴清、灌婴、师史9位商业先贤;华商名人馆内供奉沈万三、郑芝龙、李宜民、伍秉鉴、雷履泰、胡雪岩、叶澄衷、孟洛川、贺达庭9位商业名人。这18尊华商名人塑像材质为改性树脂,贴金彩绘。”

  除此之外,华商文化广场三期工程还有一大亮点——连廊内三商文化石刻长卷。商丘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燧人氏曾在这里钻木取火,帝喾曾在这里教化民众,阏伯曾在这里观星纪时,王亥曾在这里发明牛车,成汤曾在这里建都兴商……这幅雕琢精美的石刻长卷介绍了玄鸟生商、王亥经商、成汤都商的故事,通过大量的历史典籍、专家观点以及千古名句、名作诗篇等形式表现华商之都——商丘的历史。

  在华商名人馆、华商先贤馆外布置的实物展示有太平车、织布机、纺车、石磨、秤、算盘、升、斗……这些古时与商业有关的物品,均在这里登场。目的是向人们展示古代商业以及农耕时代的历史。

  一路走来,记者深深感受到,这座广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展现出了世代华商一脉相承的文化和内涵。追根溯源,商祖王亥终生恪守的诚信、仁义乃经商之道,同时也是做人之本。无论是经商与不经商,华商的精神都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只要你有机会,就一定要来华商文化广场看一看,亲手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一睹它的风采。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