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30版:品牌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广告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1年8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转型 全力打造商丘工业标志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永煤龙宇煤化工场景。
  国电民权2×60万kW发电机组。
  永煤主力矿井陈四楼煤矿工业广场。
  国家综合利用环保示范电站及铝产业园区(神火集团)。

  市委工作会议提出,商丘的发展,难在工业、重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工业总量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工业框架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初具规模,板块经济各具特色,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36.2%提升至4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334家增加到810家,增加了476家; 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由37家增加到224家,增加了18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10.2亿元增长到359.6亿元,基本上两年翻一番。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确立了“富民强市”中心任务、“两高一低一提升”战略目标和“一中心一枢纽三基地”战略定位,为商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吹响了前进号角。工业化是“三化”的核心,带动着农业产业化,推进着城镇化,打造商丘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东部战略支撑,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应该首当其冲。全面推进商丘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提升我市工业经济整体水平,重点做好九方面的工作:

  一、以运行调节为基础,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运行调节机制、信息服务机制、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机制,及时有效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健康运行。着力抓好重点区域(永城市、梁园区、睢阳区)、重点行业(煤、电、铝)、重点企业(永煤集团、神火集团、商电铝业集团、科迪集团)的运行调节,切实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再上新的台阶,确保圆满完成工业经济发展“17171717” 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目标“16161616”),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70亿元,新上优化升级项目170个。进一步加强煤、电、运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确保实现迎峰度夏期间“供好电、发好电、运好煤、保安全、服好务”的目标,确保居民生活、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用电需求。

  二、以产业为支撑,推进转型升级。一是积极提升传统产业。煤及煤化工产业,以煤炭企业为依托,稳步扩大煤炭产量,重点发展煤制烯烃化工产业链和下游深加工产品,加快永煤集团顺和煤矿、永煤集团龙宇煤化工40万吨醋酸、永金公司20万吨乙二醇、郑煤集团商丘中亚化工年产12万吨醇醚等项目建设进度。2011年,重点实施 12个化工项目,总投资88.4亿元,项目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106亿元、利润10.7亿元,预计2011年煤炭产量2200万吨,甲醇30万吨,煤及煤化工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力争2015年,全市形成煤炭产能300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20万吨、醋酸40万吨和乙二醇40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工业增加值300亿元,销售收入1000亿元。电解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以中高端铝加工项目的合资合作为切入点,与国际大型铝业公司开展战略合作,积极引进关键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积极开发铝型材、铝板带箔、车身用铝金板材、高档汽车轮毂等高端精深加工产品,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阳光铝材15万吨高精宽幅铝板带二期、神火集团永城科源3万吨电子铝箔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进神火集团与广东凤铝的合作。2011年,重点实施9个项目,总投资28.3亿元,项目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85.2亿元、利润6.1亿元,预计2011年电解铝产量60万吨, 铝材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15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睢阳区、夏邑县、虞城县纺织服装加工业,加快推进睢阳区象山服装工业园、永安纺织有限公司30万锭纺纱、辰龙纺织30万锭纺纱等重点纺织服装项目建设进度,努力形成涵盖生产基地、纺纱、织布、印染、面料、服装加工销售的产业链。2011年,重点实施54个纺织服装重点项目,总投资123.8亿元,项目建成后新增产品销售收入192亿元,新增利润14.2亿元。预计2011年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达到170亿元和13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机械及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引进专用汽车、电动车、挂车、摩托车、汽车零部件加工项目,着力培育壮大专用汽车产业,努力使我市发展成为区域新兴专用汽车基地。加快推进天津爱玛年产50万辆电动车、天津泰丰小鸟年产30万辆电动车、世纪泰美年产15万辆电动三轮车、河南布尔通科技动力电池及微型电动汽车等重点项目,积极打造河南机电装备(电动车)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组织实施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35.6亿元,项目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50.6亿元,新增利润5.9亿元,预计2011年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73.3亿元,同比增长23%。 二是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食品制造产业,充分发挥商丘粮食、果蔬、棉花、油料和畜禽养殖等基础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大力发展面品、肉类、奶类、速冻食品加工、食用菌加工和果蔬加工业,加快推进科迪集团年产50万吨综合面业加工项目、新增年产10万吨液态奶生产线等重点食品工业项目,打造以“虞城(科迪)食品制造业基地”为代表的现代食品生产基地。争取2011年,组织实施37个重点食品工业项目,总投资61.6亿元,项目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121亿元,利润11.4亿元;力争2011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要突破1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升至25%以上。制冷及冷链物流产业,加快推进民权香雪海电器制冷二期、民权飞龙电器压缩机生产项目、河南维雪制冷设备冷藏柜项目、华美电器年产冷柜50万台项目、豫安电器年产50万件制冷配件项目、江苏小牛制冷(民权)年产10万台冷柜及保鲜柜项目、飞龙集团商丘开发区白色家电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申报筹建国家制冷器械质量检测中心,积极打造“民权制冷产业基地”。2011年,组织实施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39.7亿元,项目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97亿元,利润10.4亿元;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100%。三是着力培育新兴产业。2011年,新兴产业重点推进19个项目,总投资51.2亿元,项目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78亿元,新增利润9.5亿元。预计2011年,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力争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围绕超硬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快河南煤化集团碳纤维二期、柘城力量新材料、柘城惠丰金刚石、宁陵金耐克光伏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高性能纤维产品和复合材料、金刚石微粉及其制品等超硬材料产品、LOW一E浮法玻璃产品,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材料基地。力争2011年金刚石产量6亿克拉、金刚石微粉产量8亿克拉、12K丝碳纤维产量达到200吨、优质浮法玻璃达到700万重量箱。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国药集团上海现代哈森国家基本药物生产基地、华商药业原料药生产、柘城恒生药业有限公司医药制剂生产等项目建设进度,支持企业积极开发生物医药产品,培育壮大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围绕新型网络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分仪器研发综合在线监测产品、河南海乐电子有限公司电子元器件生产、广州(睢县)永盛电子元件生产、商丘英达尔电子器材生产等项目建设进度,引导电子产品向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专用化方向拓展,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新能源产业,加快风光能源的光伏发电、三利生物质能源等项目建设进度,早日形成规模效益型产业。四是优化工业布局,做大做强商丘主城区工业经济,提升中心城区工业发展质量,增强其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三区产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综合布局、完善提高,编制出高水平的中心城区工业发展规划,新上项目原则上打破区划按产业规划进行布局,形成错位发展、三区互通的良好局面。

  三、以项目为抓手,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抓好重点产业优化升级项目。积极实施2011年度产业优化升级“十大”行动计划,在市级层面上重点推进19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为538.5亿元。围绕集聚发展、链式发展,突出抓好河南煤化集团龙宇化工年产40万吨醋酸及配套项目、河南永金化工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神火集团1×60万千瓦发电机组等重点工业项目。二是做好竣工项目的达产达效工作。重点推进全市产业集聚区、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工业园区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及重点产业优化升级项目的达产达效工作,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大技改和新上项目的筛选力度。建立完善以技改为总抓手的项目申报、备案、监督、监测、评估体系,切实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四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中石油(商丘)千万吨炼油厂、神火集团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国电民权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发电机组等一批辐射带动性较强的工业项目的前期工作,为商丘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以改革为驱动,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把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突破重点,积极培育“工业航母”, 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在产业升级、名牌带动、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战略重组等方面的先导作用,使之成为推动“工业强市”的引擎和旗帜,努力形成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中小企业为配套的企业集群。积极实施“规模企业上规模工程、小型企业进规模工程、新上项目达产工程”三大工程,积极培育 “百亿航母、十亿板块、亿元群体”,使工业经济总量有一个大的提升。加强企业家队伍、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的培育工作,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五、以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集聚。积极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虞城县利民(科迪)食品制造业基地、商丘经济开发区机电装备(电动车)产业基地两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再上新台阶,带动全市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同时,按照“创建一批、申报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近阶段力争再创建国家级或省级示范基地1-2个。

  六、以开放为推手,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以我市优势产业为主要依托,以各类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纳整合要素资源,推进产业集聚、提升,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力争全年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省外资金39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8%左右,为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组织精干力量赴广东、上海、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积极承接佛山铝精深加工产业转移;承接泉州、漳州、杭州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转移;承接绍兴、宁波、石狮的纺织服装业加工基地产业转移;承接上海、昆山、东莞的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产业转移。

  七、以创新为动力,打造商丘工业标志。一是创造“商丘速度”。完善项目服务制度,对新建、技改、招商落地和产业转移重点工业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对项目建设和达产达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即时提出、限时解决,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推进项目尽快达产达效。二是叫响“商丘制造”。食品制造业,充分发挥“科迪汤圆”和“科迪水饺”、“鸿马小麦粉”、“科迪液体奶”、“张弓白酒”“皇沟白酒”、“诚实人挂面”、“神人助小麦粉”、“宇花小麦粉”“福润家速冻水饺”、“福润家速冻汤圆”、“大有丰”酱菜、虞城“贾寨”豆腐干、柘城“白师傅”食品和饮之健休闲食品、阿凡提民族食品、阿姆斯果汁、民权葡萄酒、夏邑县中州食用菌等品牌优势,提升“高、精、深”加工能力,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打造商丘“放心食品、绿色食品”,实现由“中原粮仓”向“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的转变;依托“中国(永城)面粉城”,提升面粉加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努力把我市建成国内省辖市级规模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面粉生产基地和流通市场。制冷工业,目前民权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以冷藏汽车、冷柜、冰箱为主导产品,拥有冰熊冷藏车、香雪海、兆邦电器、松川专用车等整机装备企业11家,制冷配件企业19家的产业集群。制冷企业在集聚区内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冷产业链条,制冷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形成。已拥有“冰熊”冷藏车、“冰熊”冷柜、“香雪海”、“兆邦”、“雪川”、“松川”、“奥爱斯”、“冰伯纳”、“澳雪”、“维雪”等多个国内制冷品牌。充分发挥民权制冷产业的资源、技术、品牌、市场等多方面优势,逐步完善制冷配件、制冷研发、制冷检测、冷链物流等产业体系,积极打造“民权制冷产业基地”。新材料,加快河南煤化集团碳纤维二期、柘城力量新材料、柘城惠丰金刚石、宁陵金耐克光伏新材料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高性能纤维产品和复合材料、金刚石微粉及其制品等超硬材料产品,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材料。电动车业:加快推进天津爱玛年产50万辆电动车、天津泰丰小鸟年产30万辆电动车、世纪泰美年产15万辆电动三轮车、河南布尔通科技动力电池及微型电动汽车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发展微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动车等产品,积极打造“中国商丘经济开发区新能源电动车、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基地”。家电工业:加快推进飞龙集团商丘开发区白色家电产业园,积极打造“开发区白色家电基地”。五金工量具产业:加快推进虞城县创业卷尺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钢带等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虞城钢卷尺行业物流园,形成原材料加工、尺壳、尺条、配件生产、钢卷尺组装及仓储物流配套的新型发展模式,促进钢卷尺产业向高档和五金工具的生产转化,打造“中国商丘(虞城)工量具特色产业园区”。三是确立“商丘标准”。引导企业树立“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的意识。在充分发挥国家面粉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钢卷尺及工量具质量检验中心等两个国家级检验中心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制冷产业检验中心。强化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在工艺设计、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接轨,鼓励中牛集团在创建全国蓝湿牛皮标准的基础上创建更多的皮革行业国家标准、鼓励世纪泰美车业参与创建电动三轮车国家标准等。四是提升“商丘质量”。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围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重点培育前景好、创新力强的技术中心,积极创建“电解铝低温低压研发中心”、“新材料研发中心”;对市级60家规模效益企业和60家高成长性企业技术中心实施“创建、提升工程”。全面实施重点工业产品达标备案管理,制定重点工业产品目录,建立达标备案审查考核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发展高端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抢占行业制高点。五是培育“商丘品牌”。积极引导企业突出主业、增强研发能力、打造知名品牌,进行培优扶强,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的企业,不断提升“科迪汤圆”和“科迪水饺”“鸿马小麦粉”等“中国名牌产品”和“张弓白酒”“皇沟白酒”“诚实人挂面”等 “河南省名牌产品”的影响力。努力寻求与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合资、合作、引进创新,增强品牌实力。坚持质量兴市,完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推动品牌不断涌现。六是做优“商丘环境”。弘扬“安商、亲商、尊商、富商”,营造商丘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对企业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八、以服务为切入点,营造发展环境。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创业辅导、管理与信息咨询、技术支持、法律政策等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机关副县(处)级以上领导联系服务县(市、区)制度,机关科室首席服务员制度等,实行“一企一策”、“一个项目一个推进机制”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挥企业服务热线的作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服务需求和政策咨询。

  九、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提高工作效率。把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省委卢展工书记“树立三个形象”、市委工作会议、全市工业经济大会精神与“创先争优”、“两转两提”、“三治三提”等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绩效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打造铁的纪律,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优化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做到“九个一”:即工作流程上遵循一个“畅”;勤政上坚持一个“恒”;廉政上坚守一个“洁”;纪律上务求一个“严”;干事上追求一个“实”;落实上体现一个“做”;服务上彰显一个“情”;时限上实现一个“快”;办结上达到一个“优”。

  新目标新任务催人奋进,新起点新蓝图使命光荣。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重点,调优结构,加快转型,扎实推进,全力打造商丘工业标志,构建商丘现代化工业体系,确保圆满完成全市工业经济发展“17171717” 年度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供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 不做评价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