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少年时邂逅的那间叫做“三味书屋”。宋人有云:“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若单论味道,想来读书之事,何止三味,当真五味杂陈。
红袖添香自然是一种,温柔旖旎,甜蜜动人。汉书下酒是另一种,酣畅淋漓,爽朗醉人。
苦读的,凿壁借一缕烛光,囊萤聚一分昏亮,寒冬映雪,月夜升屋,用心处各有千秋,展页时苦中有乐,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那个威武的汉朝,有人负薪而读,砍柴读书两不误,虽年长而不废,终有所成,名闻天下。
在那个壮阔的唐朝,有人将汉书挂在牛角上,漫漫长路,蹄声嗒嗒,和着这岁月的节奏,且行且读。
读书,不为一字千金,不图洛阳纸贵,那些浮华不是它的初衷,只是偶然的结果。某些时候,我们读书,只是打发一些无聊的时间,如同与一些有趣的人谈话,短暂的清静和无为,换个角度偷眼看世界。
什么样的读书方式辉映着什么样的生活,在这小小的读书行为的背后,有着与生俱来的风度与态度。白乐天喜吟“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在浩荡的岁月里快乐地享受着读书的乐趣。而陶渊明自谓“好读书,不求甚解。”在归去来的光阴里饱览读书的风景。
有严谨者如朱熹,力主熟读深思,将读书比作撑船,“撑上水船,一篙不能放松。” 劝人读书,“有一个字,便与他看一个。”如此细致入微。
有执著者如顾炎武,他读《资治通鉴》时,每日必读数卷,且一一抄录。等到读完全书时,他便拥有了两本《资治通鉴》,可谓用功勤力。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花开花谢,年复一年。如今我也读书,或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或在等人的闲暇里。我飞快地翻动书页,见缝插针地读几行,厚厚的书陷落在岁月菲薄的缝隙里,捉襟见肘。还是爱它,即使以微不足道的方式。
曾几何时,我在学生宿舍里游荡。随便躺下,伸手从壁上的书架上取书,整个宿舍每一张床铺的书架上都有我最爱的那本《红楼梦》。快乐是这么简单的事,你随便坐在哪个位置,都能随手拿到那本你喜欢的书,随便翻起哪一页,都能直接掉进那个花团锦簇的大观园,笙歌院落,灯火楼台,俨然如梦。
世事如棋,书事如歌。那些跃动过的音符余韵悠长,三生绕梁。蓦然回眸,不肯或忘。那是我们相伴走过的岁月,那是我们历久弥新的年轮。
岁岁年年长相忆,年年岁岁一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