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的六旬老人3年前主动到学校为师生打扫厕所,不要一分钱的报酬,还自己掏钱购买打扫工具。不解的人问他“到底图的啥啊?”他呵呵一笑,回答说:“图的是让学校厕所干干净净,给师生如厕提供方便。”
这位63岁的老人叫李茂超,家住宁陵县阳驿乡东村。1977年恢复高考,李茂超参加了考试,却名落孙山。从此他便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但内心对学校还是一往情深。没想到到了晚年,他又和学校结了缘,成了一名不领工资的“编外校工”。
2011年春季开学,阳驿乡中学的厕所卫生成了校长许峰最头疼的问题,800多名学生、近百名教师的拉撒,如果厕所两天不清理就不成样子。他请这个,求那个,情愿出钱相雇,他们都嫌脏嫌累摇头推辞。李茂超得知情况后,立即来到学校主动“请缨”。“打扫厕所这活儿交给我吧,我不要学校一分钱,还绝对打扫及时、清理干净。”李茂超保证说。
李茂超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两三天把蹲坑里的粪便冲进后面的窖池里,再把厕所里面打扫干净,再一个是一个月内要把窖池里的粪便装到车厢里拉走。李茂超每次冲洗厕所都要“武装”一遍,戴上手套、口罩,穿上工作服。用水管清洗时,有时溅出的粪便沾得裤腿上、袖子上都是。最苦最脏的活儿算是从窖池里把粪便装到车厢里。他脚上套上高马靴,小心翼翼跳进粪池里用长把舀子,一下一下把屎尿舀起来,再倒进车厢。清理一次窖池里的粪便,往往需要忙活一个下午,累得他腰酸腿疼浑身不舒服,一天都吃不下饭。
孩子们课间从厕所方便后出来,遇到李茂超都会亲昵地喊声“李爷爷辛苦了”。这时候,李茂超就会笑眯眯地点点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愉快。“老了老了,还能干件对师生有益的事儿,脏点累点有什么呢?”李茂超说,“只要我能干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也算是我对社会做的一点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