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俺村脱贫了71户。这都是县派驻村工作队的功劳,大伙儿都说要好好感谢王队长呢!”8月18日,虞城县城郊乡崔花庄村支部书记宋新建兴奋地说。
据悉,崔花庄共有贫困户143户、贫困人口523人。多年来,因缺少技能,每人只能守着1亩2分地,“麦茬棒、棒茬麦,一年收入五六百”,遇到天灾人祸更是雪上加霜。扶贫驻村工作队到来之后,不仅帮村民进行技术培训,还发放小额贴息贷款。于是有的贫困户种上了温室蔬菜,有的栽上了果树,有的搞起了食用菌培育,有的养起了山羊……一年下来,近一半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736元,达到了脱贫标准。
虞城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至2014年12月,全县仍有贫困村153个、贫困户3.2万户、贫困人口11.2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4%。该县为加快脱贫步伐,成立了脱贫攻坚委员会,出台了扶贫攻坚实施意见,决定集中全县资源,以精准扶贫工作统揽全县工作全局,利用3年时间稳定实现全县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县153个贫困村通过扶贫攻坚实现整村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以下;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全县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和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县级平均水平,实现到2017年率先脱贫目标。
为此,该县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中央和省级下达到全县当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重20%的资金集中投入贫困村、贫困人口,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每年1月20日前,由县目标局、县委农办牵头对24个乡镇和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的 18家县直单位进行年度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由县委组织部、县目标局、县委农办对121个驻村帮扶工作队进行考核。直到全县达到省定脱贫标准,并经省委、省政府考评组检查验收合格后,考核终止。
“要实现3年扶贫目标,就像医生看病,要对症下药,我们总共为我县脱贫工作开了八味猛药。”提起扶贫工作的方法和措施,该县扶贫工作负责人形象地说。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将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千亿吨粮项目资金等资金向贫困村倾斜。二是制定贫困村脱贫规划。三是实施驻村帮扶,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四是成立乡镇精准扶贫办公室24个,负责整个乡镇的精准扶贫工作。五是实施整村推进。六是实施素质扶贫,大力开展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助学工程。七是实施产业扶贫,鼓励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八是创新金融扶贫,积极帮贫困村、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
“力争2017年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是虞城县委的既定目标,我们有信心按照‘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要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在率先脱贫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创造条件。”虞城县委书记何振岭对集全县之力,奋斗3年脱贫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