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的《茶经》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著作,文中有很多费解之处,仅从书的目录上观之,就令人心生疑窦——上卷有“二之具”,中卷有“四之器”,难道具、器不是一回事吗 ?仔细读一读,还真不是一回事。“二之具”写的是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四之器”叙述的是煮茶、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
陆羽在《茶经》里详细介绍了全套24种茶具的尺寸、材质、功能以及装饰图案,从生火、煮茶、烤碾、盛水、取水、饮用,到茶具的陈设和清洁卫生,无一遗漏。这足见其写作《茶经》的良苦用心。后人认为,专门用于饮茶的24种茶具的定名和总结,是陆羽对茶艺兴起的重大贡献,尤其是关于茶具风炉上面所刻的“伊公羹,陆氏茶”和《易经》等内容的记录,很好的体现了陆羽的茶道精神,这可以说是茶文化的源头和萌芽。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茶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之术;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密不可分,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为了读懂《茶经》,本人又浏览了其他史书中关于茶的诗文,发现很多时候茶具、茶器是无法区分的,茶具也称茶器,茶器就是茶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中写道:“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洗茶器即是洗茶具。茶具按其现代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
一种新产业的兴起,必然带动其相关产业和文化的发展。以陆羽《茶经》的问世为标志,揭开了茶具生产和茶文化逐步走向繁荣的新的一页。饮茶的兴盛进一步推动了唐代陶瓷业的发展,使唐代成为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唐代的白瓷可与南方的青瓷相媲美,出现了“北白南青”共繁荣的局面。陆羽特别推崇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在唐代达到了顶峰,出现了青瓷史上登峰造极的作品——“秘色瓷”。陆羽认为茶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并认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当然,这只是陆羽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当代窑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除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之外,北方的邢窑、曲阳窑、巩县窑,南方的景德镇窑、长沙窑、邛崃窑在唐代及其后期也大量生产茶具。
晚唐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茶瓯》一诗中写道: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