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时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8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刑事司法应精准把握民意
杨世建 王富兴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昆山反杀案”虽尘埃落定,但对正当防卫的争论并未平息。绝大多数网民赞成警方的办案结论,但极少数律师刑辩名家和刑法学界权威人士却认为警方的办案结论过于草率,可能误导民众滥用正当防卫权。对此,有必要从刑法任务的维度分析厘清。

  保护人民是准确理解刑法的基础。作为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我国刑法担负着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重要任务。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所以,从是否有利于保护人民合法权益不受犯罪行为的侵害这一层面上理解刑法条文的具体内容,才符合国家创设刑法的根本目的。如果过分狭隘和严格地理解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势必打压人民运用自身的力量反抗犯罪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产生“英雄无用武之地”和“法律仅治好人不治坏人”的怪象。

  精准把握民意是正确理解刑法从而公正司法的重要条件。刑法作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最重要法律,不能对其脱离民意而机械理解。当无需借助公民私力救济、国家公权力能够完全有能力确保刑法目的得以实现、犯罪行为明显不足以危及人民群众利益时,可以对正当防卫做严格解释;而当犯罪邪恶蔓延甚至危及社会正气时,则应鼓励公民与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修补国家公权力的“盲区”,更好地维护公共秩序,保护人民利益。此时如果还坚持严格解释正当防卫,要求人们面对犯罪分子凶残的屠刀只能逃跑、不能防卫,这无异于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所以,刑事司法不能一味追求民众的狂欢盛宴,也不能脱离民意充当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作者杨世建为法学博士,商丘师范学院法学系主任;王富兴为中国法学会会员,市法学会理事,现供职于人民日报《民生周刊》)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