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9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梁苑文化的构建与思考
杨 石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近年来,有了重磅推出的“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的活动,且有声有色、如火如荼,还有必要谈论游梁苑吗?历史与现实的回答是肯定的。无可置疑,游梁苑是“游商丘古都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个不可或缺的维度,是以文培元、以文兴城的又一重要抓手。

  梁苑的前世与今生

  梁苑,初名兔苑,后世亦称作梁园,《史记》称之为东苑,是汉梁孝王在睢阳城东郊所建的豪华园林。

  梁孝王刘武,为汉文帝次子,汉景帝胞弟,窦后所生。先封为代王,后徙淮阳王,文帝十二年改封为梁王,封疆梁国,定都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主政二十余年。其间,在平定“七国之乱”中,梁孝王旗帜鲜明,力挽狂澜,坚守叛军必经之地的睢阳达仨月之久,后与太尉周亚夫合兵,击溃吴楚叛军,“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为维护西汉王朝的统一立下了大功,受赏赐不计其数。梁国作为当时的诸侯大国,“居天下膏腴之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余城,皆为大县”(《史记·梁孝王世家》),一时富甲天下,“府库金银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于是,在这种突出的政治优势与充足的物质力量支撑下,梁孝王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作出了重大决策:征用能工巧匠,采集奇花异石,堆山造湖,修殿建阁,历时十余年,终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园林梁苑,从其规模与景物设置上都超过了汉景帝修建的上林苑。

  《史记》称,“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余里。”《西京杂记》记载:“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州、凫渚,其诸宮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必备。”梁孝王招延四方名流,与枚乘、邹阳、司马相如等人宴游赏乐,并鼓励其竞作辞赋,使梁国以人才荟萃与文学之盛冠于诸侯。梁苑一时轰动天下,成了人们向往的圣地。“邯郸、襄国、易涿之丽人及燕汾之游子,相与杂还而往款焉。车接轸而驰逐,轮错毂而接服……极乐到暮,乐而不舍。”这是枚乘在《梁王兔苑赋》中所描述的当年人们竞相游览梁苑时的盛况。宋代人王仲尃在《南都赋》中则赞道:“若宫室苑囿之盛,池沼台榭之广,侈美跨前,光辉绝后,惟梁孝王有足称者。”(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

  梁苑之所以称为东苑,是因为它坐落在睢阳城东。古时人认为,东方乃太阳升起的地方,而太阳则为万物生存所依赖的缘故,以东苑命名梁苑则增添了神圣的色彩。兔苑,即为东苑的初名,兔与菟通。古人常用兔或玉兔代称月亮。梁孝王以兔名苑,其意在于使梁苑与广寒宫比美,堪为人间仙境。

  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辉煌的梁苑延续了数百年,至唐宋时已然衰败。如今在商丘地面上的遗存,仅有三陵台、清凉台、文雅台、朱台、平台、汉代银杏树等,真乃时光如烟,岁月无情。

  梁苑文化的地位与影响

  彼时,梁孝王招延四方宾客,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宴集其上,欣欣然制作辞赋,成为万众瞩目之雅事、盛事,梁苑辞赋繁荣十年左右,饮誉天下。后世文人纷纷慕名而来,莫不神游千古,赋诗作词,自汉以来多至数百首,此被后人称为梁苑文学或梁苑文化,1988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清惠、马国强、李传申选注的自西汉而至明清吟咏商丘的诗词赋作品集《梁苑吟》。

  “汉代梁苑文学是商丘文学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汉代梁苑辞赋的繁荣在我国辞赋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商丘文学通史》王增文、刘同般、王增斌著)经过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王增文等三位先生得出一个鲜明的结论:“应该说,没有梁苑辞赋的繁荣,就没有后来汉武帝时期辞赋的发展和繁荣。梁苑辞赋是汉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枚乘,淮阴人,初为吴王濞郎中,后为梁孝王门客,汉初重要的辞赋家,在梁苑的代表作品有《梁王兔苑赋》《七发》等。《梁苑兔苑赋》是当时首篇全面描述梁苑的文字,笔法飘逸,文采飞扬,客观地描绘力梁苑的美景与盛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为后人了解当年梁苑旖旎风貌提供了丰富的景观与想象的空间。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商丘县志》和清·乾隆十九年的《归德府志》均收入了此赋。而《七发》则是枚乘的代表作。此赋是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往问,用音乐、饮食、车马、游览、田猎、观涛等事劝说,最后再用圣人的要言妙道反复劝说,这才“霍然病已”。其主旨是隐晦地劝说梁孝王莫要谋反,告诫膏粱子弟不要过分奢靡而应注意修身养性,则是弦外之音。《七发》运用比喻、夸张,散韵结合,铺写事物细致生动,是汉代大赋正式登上文坛的标志性作品,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他陶醉于梁苑美景,作《子虚赋》呈献梁王刘武。此赋以宫殿、园圃、田猎为内容,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将文以载道的理念推向到一个高层次。在赋中,他将“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作为假托人物,结构宏大,手法多样,语言富丽,句式多变,形成铺张扬厉的风格,确立了汉代大赋的体制。其后。汉武帝读到了《子虚赋》,惊叹“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遂邀相如来京。在随汉武帝游上林苑时,相如献《上林赋》,延续了《子虚赋》的体例和风格,展现了社会昌盛的汉武盛世,展示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襟。他为后世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邹阳,齐人,先投于吴王刘濞门下,发现刘濞欲谋反,便作《上吴王书》予以劝谏。吴王不听,遂去吴适梁,为梁孝王刘武门客。后因忠诚耿直,不阿权贵,遭人嫉恨,被诬陷下狱。为此,他在狱中写下一篇洋洋数千言的《狱中上梁王书》,列举了自古以来竭忠尽信于君、忠谏直言而遭受小人诬陷的大量事实,申明自己前来投奔梁孝王并为之效命的真心实意,于哀怨悲叹之中流露出激愤感慨之情。梁王看后深受感动,遂奉邹阳为座上客。此赋正气浩然,气势恢宏,动人魂魄,堪为不朽名篇。

  言而总之,梁苑辞赋之于当时,从形式和内容上为汉武帝时期辞赋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催生了大批的辞赋家与作品;梁孝王礼贤下、奖励文人的盛举和梁苑作家写作辞赋的雅事及梁苑遗迹,也为后世文人所心仪、所赞颂,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比如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同游梁苑,追思先贤,文如泉涌,创作了一首首精美诗篇助推梁苑文学走上又一个高峰。又如活跃于明末清初的著名商丘文学社团“雪苑社”,由才华横溢的侯方域主持,创造了商丘文学的新辉煌。

  游梁苑兴文化之构想

  昔日梁苑恰似仙境,令人神往;梁苑文学魅力无限,令人仰慕。当下,它胜迹了了,风光远逝,但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依然使它如明月之珠、夜光之璧、熠熠闪光。走近梁苑遗迹,观赏它们,神游千古,追慕先贤,感受梁苑文学之美,承受汉梁文化的浸润,依然是件赏心悦目的快事、趣事。

  清泠台,“在城西北十八里,梁孝王筑。相传宋太祖避暑与此,又名清凉台。”(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原台高数丈,楼台亭榭,蔚为壮观。台下有池,名为“淥池”,又名“清凉池”。北魏后在台上始建寺院,后人称为“清凉寺”。此处,可展示赵匡胤避暑的故事,可演绎韩凭夫妇“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凄美爱情。清凉台是昔日梁园盛景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吟咏。“一朝去京国,十年客梁园”的李白,曾在清凉池畔写下《鸣皋歌送岑徵君》,抒发了满怀豪情。北宋年间,欧阳修知应天府兼南京(商丘)留守,常常至此处避暑,并写词赞“梁王宫阙无寒暑”。

  三陵台,因宋国宋戴公、宋宣公、宋武公三公王陵在此相峙而得名。据许登文先生主编的《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揽胜》介绍:“西汉初,梁孝王刘武曾在台上建离宫,至今尚有离宫瓦片遗存。明朝万历年间吏部尚书宋纁死后4年,蒙皇恩迁葬于三陵台前。”游览此处,可瞻仰天下戴氏共建的祭祖祠堂,可缅怀吏部尚书宋纁清名比肩包拯、海瑞的业绩,可欣赏265棵古柏苍劲挺拔、遮天蔽日的奇观,可诵读三百年前清初诗人贾开宗创作的诗歌《三陵台》:“三陵孤峙宋城隈,古木蒙茸一径开……”

  汉代银杏树,在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沈楼,胸围6.8米,树高40米,树冠呈蘑菇形,覆盖面积400多平方米。知名学者尚起兴先生曾撰文说,据专家鉴定,此树历经两千年的风雨洗礼,如今依然郁郁葱葱,是当年梁苑千树万树中的唯一遗存。而商丘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原会长杨道乾先生则认为,此银杏树为春秋时期宋平王建平台时所植,至今已有3000年的树龄。当下的银杏树是“老树抱新株”,并赋诗:“银杏挺拔葳蕤光,平台台畔日时长。枝生鸭掌展神韵,干长虬龙降瑞祥。叶绽荫浓驰百户,果树香郁洒三乡。”围绕这个货真价实的老古董,或利用绘画,或利用书法,或利用声光,可展示梁苑三百里的美不胜收概貌,展示李白、杜甫、高适同游梁苑的佳作,展示李白“十年客梁园”的况味,让游客体味沧桑感、历史感、情趣感。

  平台,一名修竹院,又名雪苑,原为春秋时宋平公的台观。《归德府志》引用《水经注》云:“在府城东二十里,亦梁孝王筑……离宫所在……宽广而不甚极高,俗谓之平台。梁王与邹、枚、司马相如之徒,极游于其上……故一时之盛事。”因平台是梁园盛景中的佼佼者,历代文人墨客往往为之倾倒,并作诗赋词赞之。如今平台遗址在平台镇北一华里许,高约1米,长200米,宽150米,立有文物部门考证的碑志。在此处可展示枚乘的《梁王兔苑赋》《柳赋》、路乔如的《鹤赋》《文鹿赋》、邹阳的《酒赋》、公孙乘的《月赋》、羊胜的《屏风赋》,亦可展示南北朝时期谢惠连的《雪赋》及江淹的《学梁王兔苑赋》等,引导游客做一次穿越历史时空的奇特旅行。

  文雅台,“在府城东南一里许。世传孔子适宋,与众弟子习礼大树下,即此。梁孝王时,邹阳、司马相如辈燕集唱和,是有文雅之台。国朝顺治十五年知府丘正策重修。康熙年间知府胡国佐、谈九叙相继修葺。”(清·乾隆十九年《归德府志》)由此可见,西汉梁孝王刘武在孔子来宋的遗迹上建起了房舍,与当时的文人名流写诗作赋,颇有文雅之风,方有了文雅台之称。此台东西宽约70米,南北长约140米,四周筑有围墙。前有过厅,分为南北两进院。后院北屋正殿3间,中间神龛内置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正殿东侧北屋三间,正中嵌有“十全老人”(清乾隆皇帝自命)石雕像,环壁嵌有历代碑刻石条40余通。北屋门前是“伐檀池”(深约1.7米,周长约33米)。池南有座两层六角凉亭,内悬匾额“习礼亭”。亭中立有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所绘孔子肖像石碑一通。此处可揭秘汉文帝之少子、梁怀王太傅、贾谊与睢阳关系,可展示清人雍焯、刘德昌、叶增高三人的同题抒情诗《文雅台》,来个奇文共欣赏。在浓重的历史氛围里,人们可感受古都商丘的历史悠久与文化的厚重。

  朱台,又名赭霞台,台上有寺,曰朱台寺,曾有猴爷庙,为西汉梁苑胜景之一,后仅存一个高高的大土堌堆。20世纪70年代末,当地群众在土台上重建寺院,栽植松柏。如今,这个位于解放新村东七八里处朱台村北的景点,已然楼台高耸,树木葱茏,于2011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绳系日乐当年”(唐·李贺《梁园古意》)。倘若我们积极挖掘梁苑遗迹的文化元素为我所用或形象地再现出来,再用“梁苑一日游”或“梁苑二日游”(扩展到芒砀旅游景区等处)这根红线,将散落的梁苑遗存串联起来,梁苑依然会再展无限魅力,汉梁文化依然会大放异彩。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