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宁成同时期的狠角色还有一枚,叫周阳由。周阳由本姓赵,因为父亲赵兼以淮南王舅父的身份被封为周阳侯而改姓周阳。周阳由依靠裙带关系很早当上了郎官,汉景帝时期曾官至郡守。汉武帝继位后,周阳由继续做郡守,但他的为官之道很强悍也很任性。对自己喜欢的人,即便犯了死罪,他总会曲解法律让其免受死刑;对自己所恨的人,他就不顾法律一定要置人于死地。与宁成一样,强势的周阳由总喜欢欺压上级和压制下级。尤其是他不论到哪一个郡当太守,首先要做的就是消灭郡中的豪强大户。最后,周阳由担任河东郡的公安局长,就常常与河东郡最高行政长官盛屠公争权,两个人互相告发对方的罪状。不团结的结果是两败俱伤,郡守被判罪自杀,周阳由被处死并陈尸街头示众。
(二)
靠严酷执法立威,快速安定一方,宁成、周阳由的从政风格为后来者做了示范,汉武帝时期风格各异的酷吏就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先说有过密切合作经历的一对酷吏:张汤、赵禹。
来自陕西武功的赵禹,洁身自爱,汉景帝时期从地方小吏一步步混到中央,先被纳入太尉周亚夫门下当文书令史,后随着周亚夫升任丞相而改任丞相史。赵禹很廉洁也很有才干,但周亚夫就是不重用他。周亚夫曾说:“我完全知道赵禹的才干没人能比,但他用法苛刻深险,不能让他久居丞相府。”汉武帝继位后,赵禹多年劳绩被发现,先是被调到朝廷做御史,继而被提拔为太中大夫,专管官场舆情应对和审理皇帝指定案件。
重点说说张汤。出生在长安的张汤,也许受父亲当长安丞的耳濡目染,从小就有执法审案的天赋。一次,父亲外出,让还是娃娃的张汤看家。父亲回来后,发现厨房里一块肉没了,以为张汤偷吃了,二话不说就打张汤。张汤很委屈,知道那块肉肯定是老鼠给拉走的,于是就下手挖老鼠洞,还真找到了老鼠,并将老鼠吃剩下的半块肉起获。鼠赃俱获,小张汤学着他爹升堂审案的程序审理老鼠偷肉这个案件,并写出了完整的一套起诉状、审讯记录和判决书,并当堂判老鼠死刑。父亲看到儿子留下的审判文书,惊得目瞪口呆,知道儿子有这天赋特长,从此让他学习法律。张汤长大后,就接父亲的班,当了个长安小吏。
与赵禹按部就班的提拔不同,张汤很会来事也很会把握机会。一次,汉武帝的舅舅田胜因犯错被羁押长安,张汤负责看管,就尽力照应他。不久,田胜出狱摇身一变成为周阳侯,与张汤定下生死之交,在达官显贵朋友圈到处宣扬推介张汤。张汤很快被调到时任长安市长宁成手下,没多长时间就被宁成推荐给上级,又调张汤担任主管修筑皇陵的茂陵县公安局长。又过不久,拜把子兄弟田胜的大哥武安侯田蚡当了丞相,张汤被征召到丞相府做了丞相史。又经过田蚡丞相的举荐,张汤终于到了汉武帝身边,当上御史。张汤御史充分施展执法审案的特长,因为成功审理朝廷后宫一桩棘手案件得到汉武帝的充分肯定,直接被提拔为太中大夫,与赵禹的官职撵平。
赵禹、张汤两个深得汉武帝赏识的太中大夫,联手作为,一起制定了很多法令制度,都是对官吏严酷约束的条款,其中就有“知情不报一体同罪”的罚则,让官员之间互相监督。汉武帝对二人的表现又是充分肯定,赵禹先是升任中尉继而跻身省部级九卿高位的财政部长(少府)之职,张汤则一步到位被提拔为省部级九卿之位的公安部长(廷尉)之职。
性格决定命运。同列九卿高位的赵禹、张汤这对好搭档,不同的个性在人生后半场却演绎了不同的人生结局。
赵禹还是廉洁傲慢的个性,不呼朋唤友,不拉关系,有达官显贵登门拜访他也不回访,拒绝一切请托事宜,只管按照自己的意志执法行事,对他认为严格执法的手下说重用就重用、说提拔就提拔,也不考察过问人家暗地里有啥过失。赵禹在少府任上,为政起初也是严酷急迫,但到了晚年,看到很多官吏都致力于用严刑峻法来治理,他施政反而越来越宽缓,落下执法平正的名声。再后来,因为年老,改任燕国丞相。最后,被免职回家,享受天年而在家中去世。
而张汤注定不是能忍受寂寞的人,甚至给人留下狡猾虚伪的印象。他喜欢拉关系结交朋友,当小官的时候喜欢与大款、富商结交,也许是期望侥幸得利。当上九卿大官了,他又喜欢与名人雅士结交,有点附庸风雅。尤其是在揣摩汉武帝心思上,张汤下足了功夫,表现得很有品位也很谦虚。比如,知道汉武帝很喜欢儒家经典,张汤专门聘请研究《尚书》《春秋》的博士做文书,在判决重大案件时,总要引用几句儒家经典。再比如,每次奏报审案定罪,张汤详细介绍案情后,如果皇帝认可,就把皇帝的意见写入判词并颂扬皇上的圣明;如果受到皇帝谴责,张汤就会应声谢罪,从不争辩。还有,向皇帝汇报工作,张汤常常趁机为属下买好,如果做对了他总会说是属下谁谁谁教我的,做错了就会说属下谁谁谁也这样劝过我是我无才。处理案件,如果揣摩好是皇上严办的,张汤就派严酷的属下去办,否则就派心肠软的属下去办。如果案犯涉及有势力的豪强,张汤总会巧用法律严厉处置;案犯若是无依无靠的贫民,张汤虽然也按照法律判罪,但总会以口头轻描淡写地向皇上汇报,皇上往往顺着他的口头汇报而对贫民案犯宽大处理。另外,张汤喜欢结交宾客,对公卿贵族家里也是经常走动,对属下及老家乡亲都热情相待。因此,张汤的官场人缘及熟人口碑还是不错的。
关键时候,张汤的执法严酷绝不含糊。比如在审理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大案时,张汤挖地三尺、斩草除根、一网打尽,牵连诛杀的人上万,甚至连皇帝想宽释的曾是朝廷中人的伍被、庄助,因为他们参与叛乱,终被杀掉。汉武帝由此更加信任张汤,直接提拔其为御史大夫,位列朝廷“三公”重位。后来,朝廷因与匈奴连年开战,再加上国内遇到水旱灾荒,国库吃紧。张汤提出铸造白金币和五铢钱的办法,由官府垄断盐铁两大最赚钱生意,同时利用法律严厉打击富商巨贾和地主豪强。张汤的办法立竿见影,汉武帝对张汤言听计从,甚至连丞相都成了摆设,“天下事皆决于汤”。一次,针对与匈奴要不要和亲,汉武帝征询意见,博士狄山与御史大夫张汤当场杠上了,狄山主张和亲,张汤说其“愚儒,无知”,狄山则说张汤“诈忠”。汉武帝偏向张汤,三连问狄山,让其掌管一郡、一县、一堡寨能确保平安无事吗?狄山连说两个不能,最后被派去边境守一个堡寨,很快被匈奴给杀了。从此以后,群臣对张汤心惊胆战。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