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公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9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芝圃战斗在豫皖苏边
——纪念豫皖苏边区创建80周年
吴永杞 李祥仪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豫皖苏边区的开辟与建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在中共中央的部署下,为了抗击日本侵略,挺进敌后,发动和武装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政府的结果。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疯狂的攻势,半年内先后占领北平、天津、上海、杭州,攻陷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气焰十分嚣张。1938年初,日军沿津浦路南下,直指华中和中原腹地,河南危机!中原危机!

  在此紧要关头,1938年2月,中共中央调派红军将领彭雪枫、张震等到河南竹沟,任命彭雪枫为河南省委军事部长,负责组织与领导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稍后,时任河南省委组织部长的吴芝圃,受河南省委之命,以豫东特委书记的身份,返回豫东负责组织领导该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1938年5月下旬,在杞县沦陷的前夕,吴芝圃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杞县赵村。大革命时期的1927年,豫东地区曾爆发过轰轰烈烈的数万农民军武装起义,而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就是时任杞县县委书记的吴芝圃。起义遭镇压后,吴芝圃被缺席判无期徒刑并受到通缉,从此远离家乡进行党的地下工作,一干就是10年。

  吴芝圃回到家乡后,利用人地两熟的良好条件,奔走在睢杞大地的农村、学校和各界爱国人士间,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团结各界爱国力量,由于有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革命传统和党组织前期工作的良好基础,短短的两个月内就组建起了一支1800人的抗日武装——豫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对此,1939年彭雪枫同志在《斗争一年》一文中写到: “我们的吴芝圃同志,自民国16年(1927年)以来就没有脱离过豫东的广大群众……人们奉之为先生,敬之为师长。因之敌寇到处,吴先生振臂一呼,千百万群众便揭竿而起,风起云涌,于是产生了睢杞一带著名的三支队。”吴芝圃曾写诗一首记述当时的战斗生活和情怀:

  芒荡风云荡寇氛, 徐淮要隘尽沉沦。

  杀敌鞍马无虚日, 荒丘偷闲偶登临。

  麦浪万顷凝波碧, 树笼千村坠绿芩。

  大好河山争共眼, 令人一度一销魂。

  1938年5月19日,战略要地徐州沦陷,日军沿陇海路向西进犯,5月29日占领豫东重镇商丘,苏鲁豫皖广大地区陆续陷于日军铁蹄之下。1938年8月中旬,毛主席电彭雪枫:尽快组织部队,先行开展豫东敌后游击战争。9月2日,周恩来电示河南省委:应将工作重心移向豫东,创造豫皖苏鲁边新局面。9月中旬,吴芝圃奉命率三支队千余人开赴西华,准备与彭雪枫部会师。9月29日,周恩来电彭雪枫:情势紧急,彭应速去豫东。9月30日,彭雪枫率部373人挺进西华,10月11日,在西华杜岗,与三支队、萧望东先遣大队会师,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游击支队在此整编后,渡新黄河东进,一路与日军、伪顽、土匪作战,打击了敌人,壮大了自己,于1939年1月到达豫皖苏交界处的永城书案店。

  此时,游击支队在战斗中已成长为有两个主力团的劲旅,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兵员不足、经费紧张、缺少干部。为此,游击支队领导决定:由副司令吴芝圃率一个营二返睢杞太,在打击敌人的同时,执行“扩军、筹款、接干部”三大任务。1939年2月10日,农历小年的前夜,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吴芝圃率独立营380名战士誓师出发,连夜突破敌人封锁线,到达睢杞太地区。由于吴芝圃人地两熟指挥自如,战士英勇作战,故而接连获胜。1939年3月中,在民权县尹店,与来自华北的八路军杨得志部会师,迎来了中央为游击支队选送的130多名干部,并与杨部联合作战,歼灭伪顽郭德俊部千余人。3月27日,吴芝圃率领已扩大至千余人的队伍、中央派来的130多名干部和筹集的万余元(银元),胜利返回书案店。稍后,以扩大的独立营为基础,建立了第三团,成为支队主力团之一。

  在部队壮大、军事斗争取得胜利的同时,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抗日群众团体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也蓬勃展开。1939年4月至7月,永城、萧县、宿县、夏邑、亳县等5个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宿西、荡南办事处和各种抗日群众团体相继成立。193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豫皖苏边区党委,吴芝圃任边区党委书记。1939年9月1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涡阳县曹市集召开第一次党代会,讨论了豫皖苏边区的形势和任务,作出了建党、建军、建政、建立抗日群众团体,培养干部,发展地方武装,征收公粮赋税,大刀阔斧地开辟与建设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等重要决议,标志着豫皖苏边区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边区党委和游击支队的共同努力下,陆续建立和加强了陇海路南地委、涡浍地委、睢杞太特委、皖北特委、皖东北工委等党的组织,加强了永城、夏邑等5个抗日民主县政府,成立了工、青、妇等抗日团体,在扩大边区、打击日伪、发展生产、减租减息、改善民生、培养干部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1939年11月7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在检阅游击支队大会上讲话,他指出游击支队的发展和豫皖苏根据地的创建,证明党中央、毛主席进军敌后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中央关于在华中敌后建立根据地的各项方针与政策,首先在游击支队及豫皖苏边区得到贯彻与执行。11月中旬,边区党委领导机构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健全。

  为了吸收大批爱国知识青年参加革命和培养干部,豫皖苏边区在原来随营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校长彭雪枫,副校长吴芝圃,先后培养学员1000多人。1939年冬,边区党委在永南大李家创办了抗日联合中学,先后招收该地区青少年410名,实行军事化编制,彭雪枫曾到校讲授军事课,吴芝圃讲授政治课。据曾在联合中学学习的张容同志回忆,他们毕业时发了毕业证,上面有吴芝圃的题词,内容是范仲淹《岳阳楼》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抗大四分校和联中的学员毕业后,都分配到游击支队或豫皖苏边区各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多人锻炼成为党的中高级干部。

  在经济工作方面,大力推进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鉴于当时在豫皖苏地区市面上流通着国民党政府的各种“法币”和日伪的各种货币,币制混乱。1940年秋,边区政府决定发行流通券,上印“豫皖苏边地方银号”,有伍分、一角、壹元、贰元等面额,在边区内流通,时称“抗币”,便利了民生,促进了经济发展。

  1940年2月1日,游击支队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副司令员吴芝圃。全支队已发展至1.78万人。在边区建设方面,至1940年秋,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以永城为中心,东到皖东北,西抵睢杞太,北依陇海路,南至淮上广大地区,建立了10个县级政权,活动范围50余县,是豫皖苏边区发展的全盛时期。

  1940年4月,毛主席写信称:“一年来,豫皖苏边区迅速得到发展,部队和地方武装不断得到扩大,你们的工作很有起色,中央对你们取得的成绩深表满意。”

  豫皖苏边区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高度警惕和恐慌。他们纠集了14万兵力进犯我豫皖苏边区。在敌人重兵压境的情况下,1940年12月,发生了“耿、吴、刘叛变”事件。吴芝圃受命处理这一事件,他仅带5名随行人员,深入叛军驻区开展工作。叛军头子耿蕴斋设下伏兵,派人来请吴芝圃“谈话”。吴芝圃向随行同志分析,如果自己不去,敌人会以此为借口,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势必带来重大牺牲;如去,个人可能遭杀害,但可以彻底揭露他们的面目。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吴芝圃不顾个人生命危险,毅然决定“赴请”。吴芝圃到达叛军团部时,对方剑拔弩张、杀气腾腾,而他镇定自若,义正词严地揭露了他们的阴谋,并严厉警告他们不要扩大事态。在他的凛然正气面前,耿蕴斋、吴信容被震慑了,未敢对他下毒手。待刘子仁派兵来追杀时,他已安然返回。由于他深入叛军进行了有力的政治工作和针锋相对的斗争,避免了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可能带来的重大损失。

  1941年5、6月,新四军六支队(此时已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四师)主力陆续撤至津浦路东,豫皖苏边区大部陷于敌人之手。前豫皖苏时期至此结束。吴芝圃撤至路东后,任四师政治部主任,主要从事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

  1944年7月25日,中共中央批准新四军四师西征恢复豫皖苏根据地的请战要求,并发电指示“四师西进部队应配置百名以上地方干部,统归雪枫、芝圃率领,加以集训,然后向西开进。”8月15日,四师西进部队于江苏半城誓师西进。西进部队经过小朱庄、八里庄、保安山等多次战斗,消灭了大批日伪顽军,解放了原豫皖苏的大片区域。但在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师长不幸牺牲。1944年12月津浦路西成立了淮北二地委,第二军分区,吴芝圃任书记,张震任司令员。至1945年初,淮北二地委已拥有永城、萧县等8个县委和抗日政府,53个区,人口200余万,抗日武装1万人,民兵和自卫队20万人。抗战胜利后,原淮北二地委改为华中局八地委。

  解放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以冀鲁豫六地委(即水东地区)和华中八地委所属区域为基础,重建豫皖苏边区党委和豫皖苏军区,调吴芝圃重返豫皖苏,担任豫皖苏边区党委书记、军区政委和行政委员会主任,任命张国华为军区司令。当时吴芝圃已于1946年春调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宣传部长,按吴芝圃的工作经历、个人擅长,他善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面对中央的调动,吴芝圃明明知道将会面临十分险恶的环境和极为残酷的斗争(当时这个地区被数十万国民党军包围和进逼),但是,他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勇敢地挑起了这幅重担。

  1946年9月,吴芝圃到达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领受任务,聆听了刘、邓首长关于战争形势的分析和重建豫皖苏边区的战略意义,深感责任之重大和任务之艰巨。据同行的徐树森同志(豫皖苏军区办公室主任)撰文回忆,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基于他在豫皖苏地区多年的斗争经验和深刻了解,经过反复思考,他提出了坚持和发展豫皖苏的方针、政策建议,得到野司首长的赞同和中共中央的批准。

  1946年11月下旬,吴芝圃、张国华率豫东纵队、晋冀鲁豫野战军3个连,从山东鄄城南出发,越过陇海铁路,于11月29日到达睢县蓼堤岭。12月12日,华中八分区主力遵吴、张电令到达睢县平岗一带,与之会合。12月14日,在平岗召开营以上干部会,正式宣布豫皖苏边区党委、豫皖苏军区、豫皖苏行署成立。吴芝圃在会上作了5个月战争经验总结和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对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敌我双方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作了深刻而辩证的分析。吴芝圃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们的艰苦努力,不久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创建豫皖苏的新局面。吴芝圃满怀激情的说,中国正处在大变化大胜利的前夕,我们要亲手建立人民的新中国,我们生逢其时,应该感到无比荣幸!吴芝圃的报告,给与会者以极大启发和鼓舞,对今后的斗争充满信心。尔后,豫皖苏区军民,经过1年多的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的“清剿”,解放了大片国土。至1948年3月,相继建立了第四、五、六、七、八地委、专署、军分区。形成横跨3省(河南、安徽、江苏),环抱3路(陇海、津浦、平汉),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万的豫皖苏解放区。将晋冀鲁豫、华中、鄂豫皖、鄂豫陕4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标志着我党我军与敌人逐鹿中原的伟大斗争中取得了重要胜利。

  194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决定,设立豫皖苏分局,宋任穷任正书记,吴芝圃任副书记;豫皖苏军区升为二级军区,粟裕兼任司令员,张国华任副司令员,宋任穷兼任政委,吴芝圃任副政委。1948年6月起,在豫皖苏地区相继进行了开封战役、豫东战役以及淮海大战。豫皖苏军民,动员全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淮海大战胜利之后,豫皖苏解放区已成为我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随着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1949年2月中共豫皖苏分局完成历史使命,后豫皖苏时期至此结束。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豫皖苏边区创建80周年之际,回顾豫皖苏边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斗争历程,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建设美好的家乡,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震回忆录》,张震著,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

  2.《吴芝圃诞辰百年纪念》,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3.《新四军第四师大事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集团军编印,1989年。

  4.《中共商丘党史》(第一册),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5.《抗战在永城(一)》,永城市党史研究室、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

  文章作者:

  吴永杞:女,河南省杞县人,吴芝圃二女儿。1940年1月16日出生于豫皖苏边区党委所在地的永城大李家,彭雪枫将军为她取名“永杞”,意为生于永城的杞人。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已退休。

  李祥仪:河南省民权县人,李省三烈士之子,吴芝圃二女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已退休。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