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22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庄周《庄子》传千古
赵云峰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庄子,名周,生活在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他的著作结集传世被命名为《庄子》。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一、庄子是宋国蒙邑人

  略晚于庄子的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约前233年)在著作《韩非子》中多处引用《庄子》的内容,直称庄子为“宋人”。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商丘在秦朝属砀郡,始置蒙县;西汉时分封为梁国,都睢阳,辖蒙县;司马迁著书的时代,宋国及其蒙邑之地已属梁国,在蒙邑已置蒙县,故司马迁直称庄子为“蒙人也”。

  汉代史籍均记载庄子为宋国蒙人。刘向《别录》云:“庄子者,宋之蒙人也。”班固《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句注云:“名周,宋人。” 《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庄子名周,宋蒙县人。”

  唐朝之后,商丘近邻鲁西南设置了南华县(今东明县境内)、皖西北设置了蒙城县,两地分别建造了庄子祠堂、庄子墓、庄子观等纪念物,言称为庄子故里。

  现代研究庄子的学者绝大多数坚持尊重史籍的记载。鲁迅《汉文学史纲·老庄》:“庄子,名周,宋之蒙人,盖稍晚于孟子,尝为蒙漆园吏。” 《闻一多全集·庄子编》说:“庄子名周,宋之蒙人。”“我们根据现在的《庄子》三十三篇中比较可靠的一部分,考察他的行踪,知道他到过楚国一次,在齐国呆过一晌,此外在家乡的时候多。和他接谈过的也十有八九是本国人。”

  崔大华《庄学研究·庄子考论》中列举庄子的故里国属,有宋、楚、齐、鲁多说,“比较以上诸说,以汉代学者之言为是:蒙为战国时宋国之地;庄子为战国时宋之蒙人。”“《庄子》中多次记述到漆的生产和用途,记述了手工劳动者的生活和技艺,这些都可以印证庄子是一位熟悉当时的手工生产,曾任宋国管理漆园种植和漆器制作的吏啬夫。”

  颜世安《庄子评传》认为:庄子为宋国人,《庄子》书中所记也可以证明,其出生地蒙地当在今河南商丘县境内。“庄子之文固然有浓厚的楚文化特色,但同时也有强烈的宋文化特征。钱穆就曾从商宋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过庄子的生平与思想。所以庄子文中的楚文化特色,绝不足于否定庄子为宋人的基本定论。”

  1999年版夏征农主编《辞海》“庄子”条:“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庄子》心得时说:“庄子是战国时候的宋这个国家的蒙地(今河南商丘东北)的人”。 2008年11月版范勇毅注译《庄子全集》:“庄子生于战国中期,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总而言之,“庄子系宋国蒙邑人”是古今学界的通识。

  春秋时宋国之蒙邑,以蒙泽而得名。秦属砀郡,始置为蒙县,至北齐废。蒙县经时代变迁和宋元明清时期黄河决堤改道水患,其城址逐渐淹没。史籍记载,无论称谓蒙、大蒙城或小蒙城,距宋国都城(又名归德、睢阳、商丘县城)或远或近,但大致方位一样,即在商丘古城之北。宋国蒙邑的地理位置在今商丘市北部,包括今梁园区北部和民权县东北部这一带区域。

  1971年,商丘地区文物部门在商丘市北,距离约10公里处的李庄乡蒙墙寺村发现古城遗址,认定为汉文化遗址。蒙墙寺遗址与史籍所载蒙县县城方位相吻合。2007年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墙寺向西偏北约6公里,在今民权县老颜集乡唐庄村有庄周陵园。陵园占地40余亩,陵墓前有碑亭,内存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所立石碑一通,上刻“庄周之墓”四个大字,背面镌刻立碑者326名官绅士民名讳。园内立有庄子塑像、碑林、牌楼等。2002年该处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墙寺向北偏西约10公里,在今民权县顺河乡青莲寺村有庄子故里遗址,现有六角亭等纪念物。据当地人世代相传与地方史志记载,青莲寺村北街有一宅区系庄子出生及生活处,称为庄子胡同。在胡同北头东侧为庄子故居处,紧靠故居南端是庄子讲学堂。在庄子胡同东南隅今尚存一古井,相传为庄子汲水处,称为“庄子井”。

  民权县加大庄子文化弘扬力度,投巨资修建了庄周大道、庄周学校、庄子文化馆、庄子碑林、庄子广场等,先后多次举办国际庄子文化节和庄子文化高层论坛,与国家邮政局合作举办了《古代思想家庄子》邮票首发式,使庄子文化进一步弘扬创新。2010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民权县为“中国庄子文化之乡”,并同意建立“中国庄子文化研究中心”。

  二、庄子是一位千古奇人

  庄子是宋庄公的后裔。庄公乃宋穆公之子,在位十九年(公元前710—公元前692年)。武、戴、庄、桓之族都是宋国执政的公族。庄子卒年,宋国灭亡,庄子生活在宋国的衰弱至灭亡期。当时诸侯混战,争霸天下,荼毒百姓,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故里,潜心学问、著书立说、讲学带徒。

  以庄子之才学取得高官厚禄如探囊取物,然庄周无意仕途,只在不长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吏。他持才傲物,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故常居困顿之中,还曾向河监侯借粮度日。他偶尔也会钓鱼充饥,如钓得多了马上就放生回河泽。

  宋国人惠施学富五车,是名家祖师,与庄子是辩友,经常打嘴仗。惠子做了魏国的相国,带着百乘衣锦还乡,庄子讽刺他奢侈显摆。庄子去魏国访他,他派人到寻处找庄子,庄子嘲笑他:你别怕我来谋取你的位置,相国职位不过是一只“腐鼠”而已。惠施遇难身亡后,庄子过惠子墓,留下了痛失好友的泪水,哀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曾拒绝楚威王的聘请。楚威王听说庄子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严复集·庄子评点》称:“庄子是自由主义的始祖。”

  他沉浸在自己营造的精神世界里,安贫乐道,齐观万物,与鱼鸟同游乐;不仅视名利如粪土,还视死亡如长生,梦化飞蝶,幻化鲲鹏而神游天地。其妻去世,竟“箕踞鼓盆而歌”送妻升遐。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他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思想。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道未始有封”。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设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

  章太炎《齐物论释》说,“齐物者,一往平等之谈。”认为庄子不仅把人与人看得平等,而且把人与世界万物一样看得一律平等。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即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的“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也称为“无待”。抛弃了名利束缚,“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被认为是《庄子》的主旨。

  庄子的神秘思想对中国道教有奠基作用,老子、庄子并称,都是道教鼻祖。宋国是殷商的遗民大本营,庄子神话思想来源于殷商“率民以事神”的文化传统。庄子在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尊为《南华真经》。

  产生于两千年前宋国的庄子思想,以其蕴涵的深刻智慧、独特的思想姿态和妙绝的言说方式,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存困境,以寻求个体生存安身之命的价值为指向,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全面和谐,成为照亮现实世界的理性之光。深邃宽广的庄子思想有着严密庞大的体系,它表现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逍遥)、对平等的积极追求(齐物)、反抗强权的自觉意识(无为)、执著的求真品格(自然),具有着崇高的人文关怀精神、科学思维品质、宗教般悲悯的情怀,是世界人民宝贵的思想资源。

  三、《庄子》是一部千古奇书

  《庄子》一书,《史记》称:“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汉书·艺文志》记为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所传三十三篇,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自由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等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

  魏晋以来,对《庄子》校注义疏者不下百数十家。近人王先谦《庄子集解》简而明,郭庆藩《庄子集释》博而全,收于《诸子集成》中。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通俗易懂。

  研究庄周《庄子》称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之为“庄学”,仅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就出版有50多部专著,论文更是难计其数。《庄子》很早就传到了日本等国,20世纪40年代以来,日本就出版了研究庄子的专著40余部。1881年就有了英译本《南华真经》,仅1980年前后,就出版有20多种英文版的《庄子》及其研究专著,英语世界庄学研究也走向了成熟与繁荣。庄学在海外被关注程度也有渐渐上扬之势。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从文学视角看,《庄子》其中有神话传说、小说、散文和学术批评四类体裁。庄子的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富有幽默的意趣,尤其善于运用寓言说理,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闻一多1929年作《庄子》一文,盛赞其文学成就,尤其是其想象力、谐趣和寓言技巧。他认为庄子用寓言最多、也最精;寓言成为一种文学,是从庄子起的,中国寓言史自然要以庄子为鼻祖。

  庄子是世界古代思想家中最善用神话的少数人之一,以神话和寓言来启发认识、揭示哲理,古希腊有柏拉图、希伯来有耶稣、印度有佛陀,中国则首推庄子。

  《庄子》文采飞扬,历代文人莫不慕悦其文辞,嗜不忍释。金圣叹誉为“天下奇书”。鲁迅说:“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戚扬《庄子补注·跋》云:“庄周为道家巨子,其书旨趣博奥,为世脍炙久矣。”闻一多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李泽厚说:“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

  两千年前的庄子自然也受到历史的局限,但他是个文化创造者。《庄子》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庄子》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庄子》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郭沫若曾盛赞庄子: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鲁迅与庄子》)

  庄子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商丘在宋国时期的社会生活信息,留下了游刃有余、薪火相传、运斤成风、鲲鹏展翅等众多成语典故,还留下了无尽的思想文化资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之前人们对庄子的研究也是初步的,《庄子》还会流传下去,以待后人观赏揣摩。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