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电影《秋喜》的主角是谁,肯定有人回答是孙淳饰演的特务头子夏惠民和郭晓冬饰演的地下党员晏海清。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没错,江一燕出演的秋喜才是影片真正的主角,除了以人物作为片名外,影片中也用了大量篇幅描述这个小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悲惨遭遇,只不过这个主角有点错位。
《秋喜》号称电影版《潜伏》,但平心而论,片中表现我党潜伏人员与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的戏份太过平淡,并且有点不合常理。既然夏惠民口口声声“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那他为什么总是放过已经引起他高度怀疑的晏海清?既然怀疑晏海清了,为什么还把阻挠行动的时间明白无误地泄露出来?晏海清半夜偷拍文件的场景,是不是太过小儿科?在这些情节上,《秋喜》处理得显然有失偏颇。
也许是为了卖弄自己“文艺片导演”的名号,孙周生硬地加上秋喜这样一个人物,和秋喜对晏海清的爱情这样一条副线,并且一厢情愿地赋予秋喜“秋天的喜事”这样的象征意味。在我看来,秋喜这个人物可有可无,她对剧情既无穿针引线的作用,也没有推进情节发展的功效,始终游离在主线情节之外,不能和剧情有机地融合。
尽管孙周给了秋喜这个角色不菲的戏份,但除了那双纯洁的眼睛,和虚幻的庆祝解放的场景,留给观众回味的还有什么?如果要塑造好这个形象,最起码应该站在这个小人物的角度,审视和处理事故的发展,比如通过她的眼睛表现晏海清激烈的内心世界,表现夏惠民的残暴和无耻,尤其是夏惠民诱使晏海清枪杀秋喜那场戏,完全可以在晏海清射击前,切换到靶子后秋喜的无奈和恐惧。
《秋喜》上映后争议不断,“谍战中加入纯情元素是否合适”、“激情戏是否有必要存在”等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