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征文选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3年10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念父亲
尚发高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岁月如风,转眼无踪。每每想起离开我们五年的父亲,他的音容笑貌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生前的言谈举止历历在目,他谆谆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

  父亲经历了战乱、灾荒,受尽了人间疾苦,一辈子没进过学堂。祖父是佃户,也没能力供子女上学。父亲小的时候,随同小伙伴到私塾学堂识文断字,因交不起学费,被私塾先生拒之门外,成为父亲一生的遗憾。父亲16岁参加解放战争,枪林弹雨、血雨腥风里摸爬滚打了3年,亲自聆听过贺龙元帅的战前动员,大小战斗参加过30多次,因父亲机智勇敢,竟没有受过一次伤。部队首长多次找他谈话,要他当班长、排长,终因不识字,自动放弃。大炼钢铁年代,他在包头钢铁厂工作,也终因文化水平低而回家务农。父亲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深感文化对一个人的重要,他并不通晓“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大道理,就明白只有上好学,才能有文化,才能改变命运。没有文化让他一生自责和愧疚,也是他不了的情结。总自责愧对家庭,愧对孩子。

  父亲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他尽一切所能给我们提供学习条件,想尽一切办法鼓励我们念好书。我们兄妹五人,没有特别原因父亲绝不中断我们的学业。我的学生时代,正赶上十年浩劫,五年小学,学校搬迁了四次。那哪是学校啊,就是土坯砌墙,麦秸草糊顶;一块木板,架在土坯垒就的台子上当课桌,学生双腿跪在地上,趴在木板上学习;老师就是本村或邻村稍微有点文化的人。自己每想逃学时,父亲总是想办法哄我去上学,或者背着我把我送到学校,总是说:“孩子,好好上学,有文化才能享福。”我虽不明白父亲的意思,但从父亲殷殷的教诲和期盼的目光里,我读懂了上学对我很重要。只要学习上需要什么,父亲总能尽可能地满足。父亲辛勤劳作,省吃俭用,最大的目标是让家里生活过得好一点,最大的希望是我们都有能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向父亲索要一支英雄牌钢笔,在当时,这算是最奢侈的学习用具了。父亲满口答应我说:“卖了瓜,给你买。”那年,父亲种了两分地的甜瓜,我每天放学就往瓜地跑,盼望着瓜儿快点长大。我虽人在教室里,心却在瓜地里,那里有我的向往。忽而,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风雨夹杂着冰雹砸在教室的屋顶,也砸在我的心上。放学的铃声刚落,我第一个跑出,直奔瓜地,惨不忍睹的情形一下子模糊了我的双眼,无情的冰雹砸断瓜秧,砸烂瓜儿,我的钢笔梦因此破灭。父亲见我闷闷不乐,怕我灰心丧气,说一定给我买钢笔。那时只有父亲挣工分,母亲患病,我们兄妹多,年年是缺粮户,哪有钱买钢笔。

  我高中毕业后,回家安心务农。生产队长看重我,让我收草、收粪时记账,当民兵排长、理论辅导员、卫生员,后来又让我当民办教师。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供我上学终于派上了用场。1977年恢复高考,我成为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跳出农门,我家的穷困潦倒的境况慢慢好转起来。父亲脸上的皱纹舒展了许多,整天美滋滋的,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工作后每次回家看望父亲,他总说:“没事别回来,工作要紧。”嘴上这么说,我知道父亲多么想让我在他身边多待一会。

  我的孩子陆续上了学,见了孙子、孙女,父亲还是那句话:“孩子,好好上学,学好了带我去北京。”虽言语不多,却寄托了父亲的美好期待。三个孩子不负所望,一个考上了博士,两个考上了硕士。其中两个孩子在北京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可是父亲却没等到孩子带他去北京的那一天,就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我们。

  父亲走了,他的梦会一直延续下去。孩子们会朝着更远更高的目标,奋斗不止,告慰父亲含笑九泉。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