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国家规定保健食品不能声称有治疗功效,而实际上保健食品也的确没有治疗功效。声称有治疗功效或者‘药到病除’的保健食品不可信,一旦患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要相信违法广告的宣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属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药品技术监督所专家、广告室副主任白玉萍强调。
专家呼吁,要正确认识保健食品的作用。一些非法的保健食品广告正是钻了消费者不了解保健食品作用的空子,夸大产品功效,用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如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使用“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例如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曝光的保健食品“海通牌奥复康片”,被批准的保健功能为“免疫调节”,但是其广告宣传“美国奥复康,天天见奇效,前列腺肥大完全好了”。
据记者了解,针对很多老年消费者受骗的现状,为了提高防范意识,北京、上海、长春等地食药监部门都举办过保健食品安全知识讲座,长春还专门为社区老年居民讲授防骗课。“保健食品骗老人的事件多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老年人错把保健食品当成药品,老人不清楚保健食品的功能导致了盲目消费。”专家分析说,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希望健康长寿的心理和对保健食品的模糊认识,把保健食品说成灵丹妙药,玩弄各种手法推销各类保健食品诱使老年人上当,有的甚至售卖假冒商品。“要提醒老年消费者树立科学的保健消费观,提高自我维权意识和防范消费陷阱的能力”。
专家强调,保健食品是指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特定保健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有些市民购买保健食品的目的是为了治病,但恰恰相反,保健食品只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保健食品不治病,药品才治病。”专家强调,保健食品和药品有区别,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区别也很大。保健食品限定特定人群食用,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对食用量有规定。而普通食品是所有人群都能食用,不限定食用人群和食用量。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可以标示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的标签不得标示保健功能。保健食品外包装会有“蓝帽子”标志,并写有批准文号和审批单位名称。 (兰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