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7年3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会拒绝 更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夏邑县实验小学 柴爱英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妈妈,我要……”还没等孩子说完,就会听到妈妈的声音,“宝贝,你要啥?告诉妈妈,妈妈给你买。”

  “奶奶我要玩具。”“好,宝贝要啥,奶奶给你买,只要宝贝乖。”

  “好吧,好吧,这次爸爸带你去玩,以后可不许再这样耍赖哦。”

  必须拒绝孩子时绝不能“心慈手软”。 一些家庭由于很多原因,如孩子经常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很难回来一次,就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对于一些单亲家庭,做家长的总觉得孩子缺少关爱很可怜,所以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无理要求,家长都尽量满足。一直被家长这样宠着,孩子慢慢有了些小脾气。有的要求家长不答应,孩子就耍无赖,使小性子。

  举一个一位家长曾经告诉我的实例吧。有一次,睡到半夜,孩子忽然醒了,硬是要吃汉堡。深更半夜的,到哪儿去买汉堡?何况离县城那么远,母亲为难了。她只能安慰孩子:“现在外面没有卖的。咱们再睡一会儿,天一亮,妈妈就给你去买。”孩子仍然不依不饶,哇哇大哭起来。做母亲的最后也生气了,把孩子狠狠地打了一顿。她也终于明白自己的溺爱不仅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很多父母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制造了负担。

  该拒绝孩子的时候“心慈手软”,孩子也就在这样的“妥协”中放任自己,甚至变本加厉 。“下不为例”的话千万不要说。你给他破例一次,他还会贪心第二次,有一就有二。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等到第二次,说不定又一句“下不为例”就过去了,而忘记孩子已经无理要求两回了。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让孩子尝到了一次甜头,学到了乖,后面就没有罢休的时候。人的欲望也是无限扩大的。有了小小的便宜,还不够,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家长能满足孩子到什么时候呢?一时的心软,带来的是无穷的“后患”。有一天孩子要天上的月亮,难道你也替他摘下来?

  “好好家长”的确容易做,自己省心,孩子也高兴。说一句“算了算了”“下不为例”,落得轻松。不必费很多口舌跟孩子讲道理,也不必费尽心思让他停止哭泣。“暂时满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着他性子就行了。”不少父母总是这么想,可事到临头,还是犯同样的错误。

  父母的妥协与放任,也往往让孩子做事半途而废。比如孩子练钢琴练到一半,就央求妈妈让他玩一会。本来妈妈不许的,但是经不住孩子软磨硬泡,只好说: “好吧,好吧,去玩一会,下次不许这样。”可是有了一次,下次他又故技重演。

  学会拒绝,晓之以理,养成好习惯,会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不说让孩子靠自己的劳动或者付出达到想要东西的目的,至少要纠正孩子靠哭闹获取想要东西的心理。孩子一旦得到拒绝,就会学会动脑筋,学会思考。况且家长的拒绝更有利于幼儿责任心的形成,来之不易的东西,孩子才会珍惜。

  学会拒绝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学会拒绝,又能合理引导的家长才能被称为优秀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请理智地对孩子说“不”。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