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壹周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7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以辟谣 唯有真相
胡绪全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网络时有热点出,各领风骚三五天。

  近日,四川泸县太伏中学学生死亡事件,经媒体传播后迅速在网上发酵,各种谣言也在微博、微信和各种社交媒体传播,更引发大量不明真相的网民包括一些大V,进行各种不负责任的评论,成为山东辱母案之后又一轮舆论波涛。

  权威发布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应该说一个中学生的意外死亡,不该出现这么大的动静,这起事件谣言四起,与当地官员和相关部门的应对有关。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有“黄金4小时”法则。现在随着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4小时的时间窗口可能还在进一步缩小。显然,泸县因为应对不当、错过发声最佳机会,才使不利舆论汹涌。

  4月1日早上6点多发现学生死亡后,泸县警方接到报警后就立刻展开了调查,然而在警方没有发声之前,网上愈演愈烈的谣言,却早已经给案件“定了性”——赵某是被人打死的。甚至还有图片、视频,说是校园欺凌,被5人收保护费打死,其中包括镇长、派出所所长、校长之子等等。4月2日,警方通报称,表示无证据证明死者系他杀,其损伤符合高坠伤特征。目前,公安机关正积极与家属沟通启动尸检程序。

  简单的通报不但未能打消公众猜疑,反而引发了一些人的质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学生坠楼,未尸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背后是否有人左右事态发展?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面对这一事件,泸县官方本来可以通过媒体解疑释惑,粉碎谣言,结果记者前去调查,他们居然如临大敌:新华社记者在距离太伏镇数公里外,车就被拦下,两辆警车拦住路口,禁止一切车辆进入;记者被当地的种种电话骚扰,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为此,新华社记者发稿连发三问,关注坠亡原因,有无校园霸凌现象,质问泸县当地到底在紧张什么?更让泸县官方陷入被动。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漾起舆论水面上的一圈涟漪。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突发事件,想采用传统的“捂盖子”方式是压不住的;甚至你反应慢了,就会很快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要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出击,不可“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

  处置舆情、平息事端、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中国的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新闻媒体是顾全大局的,只要坦诚相告,合理解释,即使一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大家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面对谣言四起,泸县公安部门的通报却惜墨如金,这如何让公众打消疑虑?面对记者采访,当地官员却是推三阻四,这如何能疏导舆情?面对舆情升级,动用大量警力堵路、干部防范,这如何不让人猜疑有什么隐情?

  最终,让这一事件渐渐归于平静的,还是泸州市委市政府主动召开媒体通气会,市委书记出面表态:决不回避泸县太伏中学生死亡事件暴露的问题;是有理有据、客观全面的警方通报,证实了死亡原因,也一一找到了谣言的源头。值得肯定的是,警方通报最后的“后记”,也进行了反思:这起事件之所以引起诸多匪夷所思的猜测和不稳定因素,有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信息的发布在第一时间不够透明,不够公开,不够全面。

  突发事件,谣言几何?微博微信,纷纷扰扰。应对不妥,手忙脚乱。何以辟谣?唯有真相。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