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永城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沱滨街道

打造“湿地”名片 擘画乡村新图景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袁国豪 通讯员 刘 月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墙体彩绘一角。

  家家户户的“四小园”被打理得井然有序,墙体上的彩绘栩栩如生,河岸旁柳树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鱼塘里的碧水倒映着蓝天,村落道路整洁明亮,小桥流水诗情画意……走在春日的沱滨街道,处处春意盎然,犹如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乡村建设只有先规划、后建设,才能少走弯路。和谐美丽的景致得益于任楼村合理的村庄编制规划。该村立足村庄禀赋,依托毗邻沱河湿地的优势,利用腾退、闲置的宅院和公共用地建设了花园游园、休闲广场,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沱滨街道把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发动基层党员、志愿者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清理道路两旁杂草、打扫路面垃圾、疏通沟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植树护绿,实现空荒植树增绿、沿路种花种草,营造“植树护绿、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设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动实现农村环境更整洁、村庄更宜居、生态更优良、乡风更文明、生活更美好。

  环境变美了,群众幸福感更强了,不仅如此,群众的幸福感还来源于湿地带动的效益。沱滨街道合理利用采煤沉陷区形成的水域,大力发展生态渔业、水产养殖、农产品种植,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

  位于任楼村的葡萄小镇充分利用背靠沱河的自然资源,发展沱河休闲体验带和葡萄冷储加工带,积极鼓励和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管理模式;位于冯寨村的南斯拉夫雪藕种植基地、小龙人家庭农场,成片连方的藕池,不仅形成了优质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农民变产业工人,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企业效益与农民利益双赢的目的。

  从以前脏乱差的采煤沉陷区,到如今美丽如画的沱河湿地,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创新实践、巧妙破解治理难题的举措,让美丽沱滨成功升级。“我们将继续统筹做好沱河湿地公园开发、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湿地’名片,壮大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化物流产业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沱滨街道党工委书记温永杰说。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