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邑县,有这样一群人,身着红马甲,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卡点值守、秩序维护、捐资捐物、赠送盒饭,成为疫线上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用最执着的坚守,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抗疫故事……
“你们在前方战斗,我们在后方守护。”4月9日一大早,商丘好人、夏邑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郭震一家人就各自按照分工,或到超市购置新鲜食材、或在店中打扫卫生、或联系统计午餐人数,忙得不亦乐乎。上午8点,6名青年志愿者陆续来到店里开始义务劳动,和面做馍、淘米上笼、洗菜切肉,叮叮当当的响声合奏着人间最美的乐曲。
“王师傅,再烧一大锅绿豆汤。”“好嘞!”很快就有志愿者去清洗绿豆,厨师小王熟练地打开煤气灶,呼呼的火苗猛烈地舔着锅底,沸腾的绿豆汤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今天天气太热,防疫人员顶烈日守卡点,让他们喝点绿豆汤避免中暑。”郭震说,“疫线人员最辛苦,我们也要为抗疫做些贡献。”
回首过去两年的抗疫往事,一幕一幕再次浮现在记者脑海:郭震不是党员,不是干部,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志愿者。他在县城的一个街头开了一个小店铺,主打大排档,生意季节性强。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近年来,生意日渐萧条。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为何还要苦苦坚持做爱心盒饭呢?况且这一坚持就是3年。据了解,他每年为抗疫捐出的物资都在万元以上。这次疫情期间,他又将1万元现金打入夏邑县青年志愿者协会账户。记者认真梳理汇总了这几年党报和媒体关于他的报道,想从中探寻一下郭震一家坚持做好事、施善行的“密码”。
“但行善事,不问前程。”郭震的妻子崔婕,也是1992年出生,与郭震同龄,正怀抱着牙牙学语的儿子认图形卡片。她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只要他做好事,我都支持他!”
“行好得好!好人一生平安!有钱办点好事实事,总比打牌赌博做坏事强。”今年65岁的郭新建是郭震的父亲,他一边忙着洗菜一边笑着说,“人生很短暂,我们要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
采访之中,记者看到,郭震的母亲一直在忙着做饭,顾不上说话,只是微笑着。
11点30分,有志愿者将车辆停在小店门口,等候装餐运送。“你们在前线战斗,我们在后方守护。夏邑加油!抗疫必胜!”“出发!”随着夏邑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杜雪丽会长的一声命令,120余份带着温度的盒饭迅速被送到疫线卡点上值勤人员的手中。
一些人,一些事,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却体现出党心、民心、爱心。党群同心,凝聚成一股磅礴力量,激励着夏邑百万人民,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激励着广大青年志愿者,用生命守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