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总理内哈默11日访问俄罗斯,与俄总统普京举行会晤,以促进俄罗斯和乌克兰展开对话并停火。内哈默是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第一位访问俄罗斯并与普京举行会晤的欧盟国家领导人。分析人士指出,俄乌冲突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外溢效应正在欧洲持续显现。一些欧洲国家有意推动和谈以尽快实现停火,同时也在审慎斟酌对俄追加制裁和向乌提供武器等措施。
面对面接触
据奥地利媒体报道,内哈默与普京的会晤持续了约75分钟。内哈默在会晤结束后发表书面声明说,他与普京的会谈“非常直接、开放和艰难”。他向普京发出最重要的信息是,这场战争必须结束,因为战争只有输家。访俄前,内哈默9日还曾访问乌克兰首都基辅,并会晤泽连斯基。有分析认为,内哈默的访问开启了欧洲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与俄面对面接触的新阶段,有利于多方沟通。
各有各考量
现阶段,欧洲一些国家对如何解决乌克兰危机存在不同考量。英国《卫报》文章分析认为,法国和德国是明斯克协议的担保方,与德国和法国的做法不同,英国更积极与乌克兰建立紧密军事合作关系。
本月9日,英国首相约翰逊访问乌克兰时宣布,再向乌方提供120辆装甲车和新型反舰导弹系统。有分析人士指出,约翰逊访乌期间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说明“北约正在利用西方军事装备和乌克兰军队,对俄罗斯发动代理人战争”。这种政策将使冲突大幅升级,无助于局势缓和。此外,在是否进一步对俄追加制裁方面,欧洲各国也有不同想法。
重思“战略自主”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带头推动西方国家不断加码对俄制裁,让身处美俄在乌博弈前沿地带的欧洲倍感压力。欧洲正面临乌克兰危机外溢带来的一系列新的复杂问题。目前,欧洲能源与食品价格猛涨,供应链受阻,多国经济与民众生活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舆论中有关欧洲“战略自主”的思考逐渐增多。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蒂埃里·德蒙布里亚尔指出,俄乌冲突“让欧洲明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
《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主编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认为,欧洲目前正处于俄乌冲突前线,这一点和美苏冷战不同。冷战时美国处在前线,欧洲某种意义上而言只是一个后方。现在的情况相反,美国将欧洲置于与俄罗斯对抗的前线,自己则隔岸观火。目前,欧洲出现了经济衰退,美国商业活动却在复苏,美国将与俄罗斯对抗的成本转嫁给欧洲,就是将风险和矛盾转嫁给欧洲。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4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