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下一篇

我市三县(市)被认定为国家级 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

记者 张凌伟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4月13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结果的通知》,永城市被认定为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虞城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宁陵县被认定为国家级花生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

  永城市的大豆面积在全省最大,常年种植100万亩左右,面积占河南的1/8,产量占河南的1/7,因此,每年永城市都需大量的豆种,从而推动了永城大豆制种业的发展。永城常年大豆制种面积稳定在8万亩以上,平均单产189公斤,年制种1512万公斤。种子基地主要集中在马桥镇、黄口镇、新桥镇、李寨镇、双桥镇等。

  虞城县高度重视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于2021年制定下发了《虞城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意见》,明确了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建设重点、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建设目标是通过规划实施,到2025年底,形成35万亩高标准化生产能力较强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年繁育良种14800万公斤,形成由“品种选育、品种展示、繁育生产、质量检测、物流销售、配套服务”等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条,有效地增加小麦良种综合生产和供应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宁陵县是河南省花生主要产区之一,经考证,宁陵县已有200多年的花生栽培历史。近年来,宁陵县充分发挥花生传统种植优势,高度重视花生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多举措推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盯发展目标,优化区域化布局。坚持按照企业及市场需求制定花生产业发展目标,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优质花生产业体系,建成了标准化生产基地9个,种植面积20余万亩。现有花生交易专业市场11个,年交易总额6亿元以上。规上种子生产经营企业6家,年生产销售种子近2000万斤。花生深加工龙头企业2家,年加工能力1万余吨;花生产业农民合作社58家,花生购销组织35个,吸纳服务面积20多万亩。伴随着国家级(商丘宁陵)花生交易市场项目顺利实施,该县网络体系健全的花生购销专业市场功能将不断完善,正在向“全国花生看宁陵 宁陵花生销全球”的战略目标大踏步迈进。

  我市三县(市)被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将有力推动我市种业的发展,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