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睢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冯桥镇

科技兴产业 红薯变宝贝

记者 邵群峰 通讯员 路亚辉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基地的红薯通过近几年的精心培植,现在有了更好的口感和更高的食用价值,从中餐到西餐、从饭店到家庭、从炒菜到甜品,应用非常广泛。以往价格基本稳定在每斤5块钱,而且供不应求,今年我们又扩大了种植规模,就是想把‘土豆子’变成‘金豆子’。”4月18日,睢阳区冯桥镇应天农业科技产业园马铃薯对比实验基地负责人陈亚伟说。

  冯桥镇种植红薯已有近3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普通种植发展到现在的特色品种种植,“冯桥红薯”不断发展壮大,持续培育改良,拥有豫东甘薯研发中心等农业科技机构,是国内知名的甘薯薯种培育和苗圃供应基地。2020年,“冯桥红薯”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并成功获得国家绿色认证。

  近年来,冯桥镇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以农业科技现代化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该镇应天农业科技产业园通过联通国际马铃薯实验中心,重点打造马铃薯对比实验基地50亩,引进荷兰马铃薯160种,培育6类本土优势品种——商丘马铃薯1、2、3、12、13、16号,采用现代化农业设备将水、药、肥集约精准地滴灌到每一株种苗,从中培育出亩产超1.2万斤且“水土相服”的马铃薯品种,有效探索出带动当地农户走组织化生产、专业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路子,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冯桥镇还充分调动应天农业科技产业园各方资源,采用“研究所+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冯桥镇为中心向周边乡镇辐射,带动广大农户规模化种植,并同知名企业打造订单化管理。同时,邀请市马铃薯育种工程中心团队成员下乡进行技术指导,改进农民种植方式,提升种植效率与质量,逐步实现低成本高收入。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