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宁陵县刘楼乡:

改变传统观念 发展高效产业

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庄业理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4月19日,漫步在宁陵县刘楼乡王庄村,一座座温室大棚星罗棋布,犹如万顷碧波上的白帆,在暖阳下格外耀眼,只见大棚内的西瓜苗绿意葱茏。

  “我这大棚一年四季不闲着,春天育苗种西瓜,夏天一到进市场,秋种青菜冬天卖,市场紧缺价格高,冬育羊肚菌赶春节,外地收货不用愁。温室大棚打的是时间差,赶的是市场行情,一座大棚轻松赚个六七万元,家门口端起‘金饭碗’,这日子就像喝了蜜一样甜。”该村农民栗青松幸福满满,滔滔不绝地说。

  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发展高效产业,让土地生金、农民增收,是刘楼乡在乡村振兴中找到的“金钥匙”。

  近年来,该乡引导农民走出去取经学习,回来后引进外地的致富技术,让农民从小打小闹中解放出来,通过能人示范引领作用,扩大规模,形成产业。为了保护农民利益,该乡严格落实政策,在资金、补贴、培训方面给予扶持,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种植户”的发展模式。

  种植大户栗青松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率先引进了高效的羊肚菌种植,每座大棚不到半年时间就可盈利4万多元,再加上另外两茬的蔬菜瓜果种植,年收入至少5万元。群众从实实在在的实惠中看到了希望,一改传统观念,大胆投资发展温室大棚,干劲一天比一天高涨。目前,该村已经发展温室大棚100多座。

  王庄村的村民们探索出立体式的种植模式,大棚一年四季不闲着,特色种植遍地开花,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大显身手,增收致富。

  夕阳西下,大棚内的村民依旧忙碌不停,个个喜笑颜开。村庄内,乡村振兴推进中的农家小院修竹环抱、门前花园里的鲜花摇曳生姿。记者相信,刘楼乡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将越走越宽。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