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宁陵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三代传承的关家杠子馍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闫占廷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提起宁陵县关家杠子馍,在豫东一带可谓久负盛名,和哨子汤、垛子羊肉合称宁陵“三大名吃”。

  “我姥爷杨赞成在县城开了一家馍店,我父亲关晓厂也做了一辈子馍。我从10岁开始就在东街摆摊卖馍,现在是一心一意把杠子馍做大做强。我家的杠子馍可谓百年‘馍’业,三代传承啊!”4月18日,在宁陵县城东关村关家馍店,37岁的关娇饶有风趣地讲起了她家的“做馍史”。

  “‘杠子馍’之所以叫‘杠子馍’,是因为制作时,面团要用木杠反复翻轧,使面团硬实,做出的馍才好吃。”宁陵县餐饮协会负责人杨西军在一旁介绍,“关娇杠子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创新,用机器代替了人工,既保持了馍原有的品质,又大大提高了馍的产量。”

  2016年,关娇夫妇正式挂牌开店。他们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和面、轧面、切馍、醒发、上笼、出笼和外送。“制作杠子馍关键是轧面,必须要多辗轧,轧结实。除了轧面外,其实还有很多诀窍,一是选料要认真,只有买好面,才能蒸出好馍。二是用熟透的面瓜做‘酵引子’。三是面要和得好,添加水时掌握住温度……”关娇谈起杠子馍制作技术一套一套的。

  据了解,现在关娇馍店生产的杠子馍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供应宁陵各大超市的普通馍,方方正正,0.5元一个。另外一种是礼品装的“杠子馍”,1元一个。

  “平时,我们一天要用掉20袋面粉,一袋是50斤。到了春节旺季,一天最少用掉80袋面粉。我们还利用抖音平台,把杠子馍远销开封、周口等地。下一步,我们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招收工人,扩大规模,走产业发展的道路。”关娇展望着未来,憧憬着美好,兴奋地说。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