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柘城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柘城县

帮扶车间稳就业 就近务工促增收

本报融媒体记者 蒋友胜 通讯员 陈 威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近年来,柘城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打好就业创业扶贫硬仗的部署要求,坚持扶持产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业并举”,探索出了以帮扶车间为重要抓手、促进就业增收的新路子。截至目前,该县共投资1.2亿元建设了帮扶车间148个,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7119余人就业,其中低收入群体1902人。就业劳动力的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

  “三个统一”标准 建好帮扶车间

  全县帮扶车间统一规划选址。成立了由县乡村振兴、规划、国土、农办、财政等有关部门和乡镇参与的工作组,结合县域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深入调研,统一规划,科学选址,优先把帮扶车间建在交通便利、人口聚集、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以方便群众就近就业。全县帮扶车间统一标准设计。从占地规模、建筑面积、外观色彩、功能配套等方面统一设计,每个帮扶车间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660平方米,统一配套一个公共广场、一个公用车棚、一个公厕、一个儿童之家等,做到一张图纸施工、一个标准建设。全县帮扶车间统一招标建设。坚持规划选址确定一批、项目手续完善一批、招标开工建设一批的原则,全县帮扶车间先后分三批统一招标、统一建设、集中施工,确保了帮扶车间按时保质建成。柘城县共建设了帮扶车间148个,实现了曾经的贫困村帮扶车间全覆盖,为群众就近就业搭建了新平台。

  通过政策激励 用好帮扶车间

  柘城县出台优惠政策,让企业愿意来。该县对入驻帮扶车间的企业实行“一免一减一支持一基金”,即对入驻帮扶车间的企业免一年租金;低收入群众就业超过30%的予以减半收取水电费、物业费;支持企业申请扶贫小额信贷;设立一个规模100万元的企业发展应急周转金,协助解决企业资金难题。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吸引了彩云鞋业、三樱汇辣椒深加工、田哥咸鸭蛋加工等一大批服装服饰、手工编织、辣椒加工、玩具组装、食品加工等就业门槛低、带贫效果好、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入驻帮扶车间。柘城县彩云鞋业有限公司被张桥镇张集村帮扶车间的优惠政策吸引,于2017年入驻柘城。现在,该公司年产值400余万元,年创收利润80万元,税收40余万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创收2.5万元,带动低收入群体120余户,有效地增加了周边家庭的收入,稳固增强了脱贫户防返贫能力。

  同时,该县还采取激励措施,让群众愿意到帮扶车间务工。为确保帮扶车间的务工有保障,该县积极组织开展帮扶车间用工对接活动,制定了“一奖一免一补一服务”政策,凡是到帮扶车间务工的贫困群众,连续稳定务工超过6个月的,给予每人1000元的务工奖励;对务工人员免费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技术培训,并给予每天每人30元的培训补贴;在帮扶车间建设儿童之家,聘请专人免费托管幼儿和儿童,解决了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健全服务机制 管好帮扶车间

  针对帮扶车间,柘城县健全各项机制,确保帮扶车间真帮扶、实发展、促乡村振兴。首先,对入驻帮扶车间的企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坚持把带动贫困群众就业作为帮扶车间管理考核的硬性指标,就业的低收入群众不低于用工人数的30%。其次,健全了收益分配机制。制订出台了《帮扶车间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每月每平方米5元—8元的标准收取帮扶车间租金,租金归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还健全了全程监管机制。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帮扶车间运行管理平台,把帮扶车间全部纳入数据管理系统,对帮扶车间及其配套设施实行编号管理,随时掌握帮扶车间运营情况、贫困群众就业情况等,实行线上线下全程监控。该县还健全了考核奖惩机制。按照“每季一评比、半年一总结、年终总考核”的要求,围绕帮扶车间运行情况、带贫成效等,定期督导,严格考核,始终保持帮扶车间的良性运转。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