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凤凰桥畔忆忠魂

闫占廷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凤凰桥头凰鸾鸣,小贾楼村出精英。信仰马列唤民众,抗日救亡是先锋。”在宁陵县乔楼乡贾楼村大沙河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凤凰桥。传说清朝光绪七年夏,大旱如焚,禾苗枯槁。井水见底,河床干涸。只见两只凤凰落在桥头,随后电闪雷鸣,一场大雨滋润了庄稼,人们便给它起名叫“凤凰桥”。如今,在这座凤凰桥畔,长眠着一位英烈的忠魂,他就是宁陵县抗日英雄贾兼善。

  4月28日,笔者冒雨在乔楼乡贾楼村采访,见到了72岁的退休教师贾长青。“贾兼善是我大伯,从小长辈们常给我讲他的革命故事。”贾长青说。谈及这座凤凰桥的前世今生,据其讲述,凤凰桥有着200多年历史,原是座三拱砖砌小桥,上世纪60年代拆除,换成了钢筋水泥桥。因桥体损毁,2020年政府出资重修,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被人亲切地称为党和人民的“连心桥”。如今,这座凤凰桥因水清景美,吸引人们驱车前来游览,一时成为网友打卡的“网红桥”。

  在凤凰桥北500米处,绿色田间屹立着一座烈士墓。石碑的正面刻着“万古流芳 贾兼善烈士墓”等字样。石碑后面刻着贾兼善的生平事迹:1938年至1942年春,在宁(宁陵)柘(柘城)商(商丘)一带活跃着一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工作负责人,他就是宁陵县籍人士贾兼善。1938年9月,20岁的贾兼善奉命到沈丘组建县委,并由他担任首任县委书记。之后,贾兼善又被派到宁商柘一带开展革命活动,亲自组建了宁陵县委,先后任宁陵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和宁商柘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务。1942年5月,贾兼善壮烈牺牲,时年24岁。

  “贾兼善的烈士墓其实是一个衣冠冢。1942年他不幸被捕后,被日本宪兵队的狼狗活活咬死,连个尸骨都没有找到。”贾长青说,“贾兼善1918年出生,1931年考进商丘中学,1934年升入省立淮阳师范,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革命征途。”

  据宁陵党史记载,1942年4月23日,由于叛徒出卖,贾兼善被捕,被关在商丘日本宪兵队的监狱里。日寇侵略者为了从他口里得到地下党的名单,对他进行严刑逼供,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42年秋,贾兼善被押到济南日本宪兵总部进行审讯,他面对敌人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终于下了毒手,放出日本狼狗活活将他咬死,时年24岁。

  “贾兼善出生在凤凰桥边,小时候常在桥上玩耍。他青年时代去淮阳读书,就是从这座桥上出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0年,他返回家乡秘密组建宁陵县委,又在这桥头和革命志士们相聚畅谈。后来他英勇就义,亲人们在这座桥边祭奠。可以说,这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桥。”贾长青说,“可谓大沙河水向东流,凤凰古桥在贾楼。取义成仁贾兼善,红色基因传千秋。”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