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能否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考验着治理能力。
“政之所要,在乎民心”。能力作风建设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夏邑县司法局统筹协调司法所、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等工作力量,深入细致开展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和谐稳定的基层社会环境。
用情协商 促邻里和谐
家住夏邑县刘店集乡杨庙村的王某运与同村村民马某因过路问题发生争执,双方争吵激烈。无奈之下,王某运向刘店集司法所申请调解,该所两名调解专员立即前往杨庙村进行调解。
调解员向双方了解纠纷起因,原来是王某运的弟弟患有精神病,马某害怕其弟误伤家人,就将王某运其弟家门路口封堵死了。这样一来,王某运就不能给弟弟正常送饭。
了解纠纷起因后,刘店集司法所工作人员联系到杨庙村党支部书记,商量联合调处该起纠纷,以免发生“民转刑”案件。在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村干部的调解下,马某将封路围栏撤出一米外,王某运日常去其弟家不受影响,王某运也能理解马某的担心,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此次纠纷调解,成功预防了个人极端暴力,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避免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用心说理 扬孝善美德
夏邑县济阳镇济东村村民王某,因子女未尽到赡养义务发生纠纷。王某有三个儿子,其丈夫于前几年去世,留有遗产30余万元及街上门面房3间。王某一直跟着小儿子生活,便将财产全部给了小儿子。王某的其余两个儿子颇有怨言,但由于母亲一直跟着小儿子生活,都未多言语。后来,其小儿子因为交通事故致残,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更不能很好地照顾母亲,但其他两个儿子以并未分到父亲的遗产为由拒绝赡养母亲,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济阳司法所了解清楚事实后,多次联系当事人王某及其三个儿子,通过耐心细致释法析理,多方调解,王某的其余两个儿子愿意每人三月轮流照顾母亲,双方和好如初,该起纠纷成功化解。
当事人对于济阳司法所的高效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赞叹道:“热心调解促和谐,工作为民倾真情。规矩纵有千千万,孝顺父母是首件。”
用爱守护 保家庭和睦
2月7日,夏邑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在狮刘村排查纠纷时,发现一位中年妇女在家门前泣不成声。工作人员见此情形,急忙上前询问情况。
原来,此人是狮刘村村民姜某某,她的丈夫刘某经常因家庭生活琐事经常虐待她和两个孩子,这次因家庭琐事刘某又将姜某殴打一顿。姜某哭着诉说:“我要与他离婚,请你们为我做主!”
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给当事人姜某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并和村干部取得联系,调查纠纷的详细情况。最后,一场即将恶化的婚姻家庭纠纷经过司法调解员耐心调解,夫妻双方和好如初,其丈夫表示今后将不再发生殴打行为,好好履行丈夫职责。
能力作风建设攻坚活动开展以来,夏邑县司法局各乡镇司法所配合乡镇综治中心,联合村(居)法律顾问、民调组织逐村逐户开展走访,切实承担起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依法调处矛盾纠纷等职责。截至目前,共走访入户3.5万户次,走访群众12.4万人次,悬挂宣传条幅120余条,展示宣传版面50余面,发放宣传彩页6万余份,有效化解矛盾357件,引领全局党员干部强能力、转作风、重实干、促发展,为凝聚起“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强大正能量积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