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让你的孩子睡好觉

记者 李岩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家长利用碎片时间组织孩子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岩 摄

  21时20分,上小学的娃能睡觉吗?22时,上中学的孩子能否完成各科作业、准备睡觉?晚上,那些10时还没有入睡的孩子都在做什么?对话我市部分中小学学生家长和老师,一起关注“双减”政策下——

  为了让孩子们睡个好觉,我市教育主管部门真是煞费苦心!5月5日,市教育体育局印发关于《商丘市中小学“五项管理”和校内减负工作负面清单》的通知,对睡眠时间、学习时间、课外辅导和游戏时间都做了详细规定。

  《通知》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个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个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个小时;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时20分,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时,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时。

  《通知》一出台,这个关于睡眠时间的“规定”就受到我市中小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采访中,一些家长表示,孩子基本能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就寝,多数家长表示孩子完全不能在这个“规定时间”就寝。

  家住海亚春天小区的市民尚慧说:“我家孩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下午6时放学,到家6时30分,吃过晚饭怎么说也得晚上7时,练会儿手风琴、打卡每日阅读和背诵后,再下楼玩30分钟左右,洗漱睡觉时就快晚上10时了!”

  “我以为就我家孩子睡得晚呢!我们几乎都是晚上10时上床睡觉,晚上10时之前再催也不睡!”家住八一路中银鑫苑的市民张亚丽感叹道。张亚丽的儿子王之谦今年上小学五年级,特别喜欢打篮球,一般放学后在学校打半小时球再回家,吃完饭晚上7时30分开始写作业,晚上9时完成作业后再打40分钟左右的篮球。“这样一来,每天还没有开始课外阅读就到了晚上10时了!孩子精力旺盛,喜欢打球也是好事,可是利用课余时间增加阅读量也非常关键。”既想让孩子休息好,又想让孩子学习好、锻炼好,可时间就这么多,张亚丽纠结地说。

  中国儿童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曾共同发布过《中国儿童发展报告——儿童校外生活状况》,《报告》显示,上学时,孩子们校外生活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做作业;中国新闻网曾发布一项关于“那些不睡觉的孩子都在做什么”的投票,网友认为“写作业就要写到很晚”这一观点占据半数以上。

  我市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师、副教授杨玉花认为,孩子睡觉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学校延时课写作业效率低,不能完成全部作业;各科作业的典型性和兴趣性不强,孩子的参与度不高,速度慢;孩子课堂学习专注度不强,效果差,对知识点掌握不好,解决问题的能力低,导致作业时间长;家长“内卷”,给孩子安排的学习任务太多,难度过大,也会使孩子晚上不能按时休息。

  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有家长吐槽:“本来半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磨磨蹭蹭1个小时才写完!我一看到他写着玩着,心里就急,对他说话就气不打一处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喜欢分神,磨蹭”也是孩子们做作业花费时间多、睡觉晚的原因。

  怎样提高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呢?商丘市第一中学教师、河南省优秀班主任梁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很多时候,作为老师,在‘双减’政策下,我们一般不会布置很多作业。现在很多孩子不会学习,课堂效率出不来,不知道该怎么预习、怎么巩固学过的知识,更不知道从错题中总结经验,不是发自内心主动地去学习,而是被动地完成各项任务,这势必会让作业质量打折扣,课堂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据梁环观察,中学生的熬夜分为两种,程度好的学生利用晚上的时间自主学习额外的知识而去熬夜,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内卷”;程度一般的孩子很多都是“假学习、真表演”,做个学习的样子,而完全没有把心沉下去,导致睡得很晚也不见效果。

  梁环说:“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听课效率,学会如何预习、复习以及考试之后如何进行总结,这都是非常关键的点。家长不是要成为孩子的帮手,而是成为他们的引路人,给予他们指导和引领,引导他们树立目标和梦想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的就寝时间进行规定,目的是希望通过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划好孩子的学习时间、生活时间和娱乐时间,让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健康快乐成长。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